寶寶八個月大時,如果出現頻繁的腹瀉,糞便量增加,且含有異常物質如膿血等,這就被稱為嬰兒腹瀉。導致腹瀉的常見原因有三個:1、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如果喂養不當,如過早或過多地喂食淀粉類、脂肪類食物,或者一次進食過多,都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從而引發腹瀉。2、嬰兒的免疫功能相對較差,當受污染的食物中的病原菌進入體內時,容易引發腹瀉。3、氣候變化可能導致感冒,或者腹部受涼,以及患各種感染,這些因素也可能引發腹瀉。

當嬰兒腹瀉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水瀉頻繁,一小時內多次;脫水征象明顯,如口唇干燥、前囪下陷、皮膚松弛無彈性、無淚、尿少等。這些癥狀說明患兒病情嚴重,需要緊急補充液體。

對于長期腹瀉的小兒,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表現為消瘦、表情異常、皮膚無彈性。因此,對于長期腹瀉的小兒,一定要盡快治療。

預防小兒腹瀉的關鍵是注意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母乳喂養的嬰兒,在喂奶前,媽媽應將乳房擦洗干凈。如果是人工喂養的嬰兒,要特別注意奶具的消毒,并且不要吃變質的奶。

在添加輔食時,一定要注意先從小量開始,在花樣上每次只能增加一種,以使小兒消化道有個適應的過程。此外,添加輔食時應從半流食開始,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過早地加固體食物,容易導致腹瀉。

制作輔食時,應選擇新鮮的食物,現吃現做,不要給嬰兒吃剩食。在接觸食物之前,成人和孩子都要將雙手洗凈。

夏秋季是腹瀉的流行季節,由于氣溫較高,有利于細菌的繁殖,同時,嬰兒的消化道不易適應高溫氣候,從而降低了消化酶的分泌,進一步降低了消化功能,因此,在夏秋季更應注重飲食衛生,預防感染性腹瀉。

此外,還可以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例如水果汁、蔬菜汁等。嬰幼兒及兒童的機體免疫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機體的抵抗力較差,因此,在膳食中供給足量的維生素C,可以預防小兒感冒和嬰幼兒腹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