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炎炎夏日已經來臨,而作為消暑佳品的雪糕,尤其是兒童們,對其的喜愛更是有增無減。然而,雪糕卻幾乎成為了食品添加劑的“移動倉庫”,其中有的甚至添加了多達14種食品添加劑。這讓一些家長擔憂:“這是在吃雪糕,還是在吃添加劑呢?”

在市場上,一些雪糕的配料表中包含了多種食品添加劑,少則六七種,多則十幾種。以一款標注為“煉乳紅豆加綠豆口味”的雪糕為例,配料表中標注了5種增稠劑、3種乳化劑、1種甜味劑、5種著色劑,添加劑多達14種。

這些產品對食品添加劑的標注方式也不一致,有的直接標注了所含的各種添加劑名稱,例如和路雪旗下的王牌產品可愛多(抹茶紅豆口味),配料表中專門標出了“食品添加劑”一項,內容包括:單、雙甘油脂肪酸酯,瓜爾膠,槐豆膠,卡拉膠,焦糖色,胭脂蟲紅,天然胡蘿卜素,亮藍,食用香精,磷脂。而一款暢銷奶磚雪糕卻沒有明確標出“食品添加劑”這一項,而是直接標注了增稠劑、乳化劑、著色劑等內容。然而,不管哪一種標注方式,都沒有標出具體含量。

數字代碼如同天書,對于三歲寶寶的家長王先生來說,他曾很認真地查看過家里常買的幾種雪糕,他發現,這些雪糕的食品添加劑都是用編號表示的,“像天書一樣,根本看不明白”。

這些食品添加劑都有什么作用呢?iearth食品安全項目顧問、原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彭珊珊教授介紹說,雪糕中食品添加劑主要有乳化劑、增稠劑、甜味劑、酸度調節劑、著色劑等幾類,用于滿足雪糕色澤、口味、形態等需求。

然而,處于發育階段的兒童,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健全,排毒代謝系統較弱,如果經常過量食用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的雪糕等冷飲,將引發消化不良、腹瀉、過敏等問題,影響營養正常吸收,甚至引發相應疾病。此外,雪糕一般含有大量奶油、糖、植物油等高熱高脂成分,過多的攝入會增加肥胖幾率,還會影響食欲。

根據iearth 2012年發布的《兒童食品添加劑攝入情況調查報告》,在接受調查的1萬多名兒童中,每天至少吃一次冰激凌的兒童高達26%,每天吃冰激凌3次以上的兒童達4%。

醫生告誡,雪糕冷飲這些寒涼食品很容易傷及脾胃,特別是孩子身體素質較弱,貪涼吃雪糕容易出現胃寒、胃痛等癥狀,鬧肚子更是很容易發生。醫生建議家長在飲食上保證孩子充足的飲水和果蔬攝入,讓孩子保持神清氣爽、溫熱適宜,希望可以適當控制孩子吃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