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兒童身高增長的運動指南
春季寶寶長高最快,到底是有多快呢?
大量科學研究證實,兒童生長發育受季節的影響十分顯著。一般說來,春天孩子的身高長得快,春天孩子身高的生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兒童的生長高峰在4~5月份,低谷在10~11月。
其中,晚上10點前是寶寶長高黃金時期的重中之重。促進孩子長高的一種激素——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在孩子入睡后1個小時才開始分泌,其分泌活動一般從晚上10點到凌晨2點最為活躍,在這個時間段睡覺,長高效果才最好。
營養專家提醒家長,進入春天孩子身體生長發育較快,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相對增加,而微量元素在兒童生長發育中其著重要作用,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為動態表現,受飲食、疾病、生長快慢、需求量大小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
然而,春季運動對寶寶的影響更是非比尋常。運動能直接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還能促進運動當晚睡眠中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適度的運動能增進食欲,帶給您健康的睡眠,對長高有幫助。有人實踐過后說:“合理運動后的睡眠如同嬰兒般的睡眠。”
運動能使人長高,但也不是任何運動都能使人長高:
1、有利于長高的運動:排球、籃球、足球、芭蕾、健美操、伸展體操、跳繩、慢跑。
2、不利于長高的運動:舉重、負重練習、過度運動、消耗過大的運動(馬拉松等)。
了解一些運動可以有效增高后,下面為大家推薦一套具體的增高體操。
增高體操歸納起來有12個字:熱身、行走、跑步、伸拉、垂吊,跳躍
1、熱身:身體保持正直,然后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后上方揮動。
2、行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
3、跑步:先小步跑,同時雙手放在肩上,雙臂屈肘向前轉動;然后快速跑跳25-50米。重復4-6次,每次之間稍事休息。
4、伸拉:踮起腳后跟,雙臂伸直向上伸拉,然后向各方向伸拉。重復6-8次,中間稍事休息。
5、垂吊: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后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
引體向上時呼氣,慢慢下降時吸氣。練習做完后,要走動走動,使肌肉放松。待手部放松后再用力緊握拳頭,將手放于胸前,隨后松開手指,接著聞眼、張口、舒展眉頭,放松面部肌肉,然后再躺在床上,使背部和臂部的肌肉放松。總之,要學會最大限度地用力和最大程度地放松。
在練習懸垂法一段時間后,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懸垂20秒鐘,然后雙腿各系上5千克的沙袋,再懸垂20秒鐘;這之后,用皮帶固定在單杠上,懸垂15秒鐘,之后穿上10千克重的鐵砂背心,再懸垂15秒鐘。不過,時間和重量不是絕對的,可因人而異。
6、跳躍: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
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鐘,每組間隔4——5分鐘。要盡量使身體處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狀態。
另外,要經常參加籃球、排球和游泳運動。搶籃球和扣球時一定要奮力跳躍,積極爭奪每個高點球。因為跳躍是主要訓練內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躍200次左右。
注意事項:認真做好熱身運動。循序漸進,可先選擇部分練習,一段時間后再進行全套練習。從一開始就要注意按照規定數量做好動作。不可隨心所欲。每做完一節操,要稍事休息,讓呼吸平穩、肢體充分放松。做完全套操后,平躺在地板上,繃緊背部和臀部肌肉,腰略挺。每周做操不少于3-4次,持之以恒,必有佳效。
寶寶運動注意事項:
1、時間的選擇
早晨6點左右,是空氣污染的高峰期,日出后,植物開始進行光合作用,氧氣逐漸釋放,空氣被逐漸“改良”。
所以,太陽出來后帶孩子再去運動比較好。一般上午8:00~9:00,下午3:00~4:00比較合適。有些父母覺得,戶外空氣好、陽光好,可以殺菌又能增強鈣的吸收,常在外邊呆著對孩子的身體一定有好處。其實運動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要根據運動的強度調整運動的時間。
2、服飾的選擇
家長要給孩子準備通透性好的服裝,以利于汗液揮發,可以有效降低感冒和汗斑的發生。衣服松緊要適度,讓幼兒穿著舒服,動著愜意。準備一雙松軟輕便的鞋子也是必要的,讓孩子的運動更輕松、靈活。
3、項目的選擇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天氣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跳繩、拍球、踢毽子、跳皮筋、滑早冰、爬山等。陽光好的天氣里,還可以和孩子玩“踩影子”的游戲。
民間游戲“跳房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家長可經常變換不同的運動項目增強幼兒的興趣。
4、運動前要“熱身”
運動前和孩子一起活動活動全身,做好“熱身”運動。如揉揉臉和耳朵、搓搓手、轉轉手腕和腳腕、扭扭腰部與四肢。身體的肌肉、關節完全活動開后,再做稍強點的運動,這樣也可以避免扭傷和拉傷。
5、運動后要“冷身”
冷身運動即放松運動,及心肺放松、肌肉放松。如果孩子進行的運動比較強烈,那就需要進行放松運動。突然停下來休息,心臟會供血不足,容易出現頭暈、惡心等缺氧癥狀。
運動后不能大量喝水,喝太多的水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加上出汗也喪失了部分鹽分,容易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運動后還不宜立即給孩子吃東西。因為運動時,血液多集中在肢體肌肉和呼吸系統等處,胃腸的血液量減少,蠕動就減弱了。如運動后立即吃東西。會引起消化不良。
運動后不宜立刻脫衣服,如果此時脫衣服,汗濕的內衣就會變冷,濕冷的衣服沾在身上,幼兒很容易感冒(我們建議在運動前或運動時脫衣服,但運動后要及時將脫下的衣服穿上)。鍛煉后,家長可以用干毛巾擦干孩子身上的汗水,有條件的話,及時用熱水洗澡,并換上干凈的衣服。運動后,由于出汗增大了體內水分流失,要及時給孩子補充水。
6、運動量要適中
一些孩子的跑跳能力強,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常常玩得大汗淋漓。出汗比較多,皮膚毛孔就會呈松弛狀態,一旦被冷風吹到,很容易著涼感冒。
運動量過大,幼兒過于勞累,還會使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運動量過小又達不到鍛煉的效果。怎樣知道幼兒的運動量是否適中呢?可以不時摸摸孩子的后頸,如果發現有微汗了就應該稍做休息或減輕運動量。
如果運動后孩子感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雖然有輕度的疲勞,但沒有氣喘吁吁、呼吸急促等不良感覺,就說明運動量比較適合。運動中出汗是不可避免的,家長可以備好毛巾,及時將汗擦去,減少汗液滯留時間。
也可以適當將衣服減少,但不能一次減太多。在運動中也要注意盡量讓汗液盡快蒸發,如在空氣流通好的地方跳繩、打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