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怎么辦?在日常飲食和護理中,稍不注意,寶寶就會拉肚子,怎么辦呢?為此,我們小編搜集了在網上家長分享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寶寶拉肚子的護理方法

1、避免腹部受涼

一定要給寶寶蓋好肚子,給寶寶吃一些西紅柿糊,促進大便變干,不要給寶寶吃梨、香蕉等。

2、貼臍貼

寶寶腹瀉后,要讓寶寶多喝水,少吃油膩的東西,給寶寶的小肚臍貼上個臍貼,能緩解寶寶的腹痛。

3、吃紅薯粉

用紅薯粉兌水,加入一點糖,像蒸雞蛋羹一樣蒸熟,然后喂寶寶。

4、炒小米煮水喝

將一小把米放入鍋中用小火炒(不加油),炒至米變黃,加適量的水小火煮,再加上少許番石榴葉,將湯喂給寶寶喝,一天喝一次。

5、蘋果蒸熟吃

蘋果一個,隔水蒸爛,去掉皮,喝汁吃果肉,堅持兩天基本上差不多了。孩子腹瀉不要輕易用藥。多喝溫開水,保證充足的休息。

為了寶寶可以擺脫拉肚子帶來的不適,家長護理寶寶時需要注意不要走進誤區。

二、寶寶拉肚子的護理誤區

1、孩子腹瀉即禁食

民間主張對急性腹瀉采用禁食8-12小時,甚至24小時的饑餓療法實際上是錯誤的。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瀉時,患兒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會完全消失,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仍可達到正常的60%-90%。較長時間的饑餓,不僅不利于患兒營養的維持,還會使其營養狀況進一步惡化,并影響腸粘膜的修復、更新,降低小腸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復感染,最后導致“腹瀉——營養不良——易致腹瀉”的惡性循環中。因此,對急性腹瀉兒應繼續喂食。母乳喂養兒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養兒可先喂稀釋牛奶(牛奶1份加水2份)2-3天,以后逐漸增至全奶;半歲以上的患兒可選用米湯、稀飯或爛面條等,并給些新鮮水果汁或水果以補充鉀,再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魚末等,但均需由少到多,逐漸過渡到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

2、服糖鹽開水可防止脫水

在白開水中隨意加糖、鹽是不能起到防治脫水作用的。正確配制糖鹽水的方法見護理重點中:預防脫水一節。

3、雞湯作為一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確有補益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什么人都適宜喝雞湯。無庸置疑,嬰幼兒腹瀉時會隨胃湯液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因而,一些年輕的父母為孩子增加營養,喜歡給孩子喂食高營養的液狀食物,比如雞湯等。殊不知,給孩子喂雞湯不但達不到壯體強身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帶來麻煩。

研究發現,雞湯進人人體后,蛋白質合成顯著增多,而人體每合成1克蛋白質即需0.45毫克當量的鉀,由于鉀不斷進入細胞,人體為維持平衡,鈉也大量進入血液和細胞液中,因而造成體液高滲——高鈉血癥。所以,嬰幼兒在腹瀉時不宜喝雞湯。

4、腹瀉喝雞湯補營養

研究發現,雞湯進人人體后,蛋白質合成顯著增多,而人體每合成1克蛋白質即需0.45毫克當量的鉀,由于鉀不斷進入細胞,人體為維持平衡,鈉也大量進入血液和細胞液中,因而造成體液高滲——高鈉血癥。所以,嬰幼兒在腹瀉時不宜喝雞湯。

5、寶寶腹瀉應該多喝水

腹瀉寶寶不宜喝水,因為寶寶持續腹瀉,丟失的鉀和鈉比較多,白開水中并不含這些成分,而且過量飲水會稀釋胃酸,影響孩子食欲。如果孩子口渴的話,可以給他服用口服補液。因為口服補液中含有適當比例的糖、堿、氯化鉀和氯化鈉,可以幫助寶寶補充丟失的電解質,讓寶寶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