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幾乎都喜歡各種各樣的包裝、風味獨特的零食。然而,對于家長來說,如何平衡孩子的零食攝入,防止零食對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是個不小的挑戰。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營養科戴永梅主任提醒,家長在給孩子提供零食時,應有節制,并管理好孩子零食的攝入品種、數量和次數,引導孩子擺脫不良零食的誘惑。

首先,家長需要懂得如何區分零食的好壞。從營養角度來看,零食可以分為健康零食和口味零食。健康零食指的是那些富含營養,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且不含過多熱量、脂肪和糖及鈉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酪、蜂蜜、新鮮水果或果汁、全麥餅干或面包、各類堅果等。而口味零食則被稱為“垃圾食品”,它們主要滿足人們的口感需求,但幾乎不含基本營養物質,如蛋黃派、碳酸飲料、奶油制品、漢堡包、薯條薯片、巧克力、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等,多吃這些零食容易導致超重或肥胖,血糖血脂過度升高。

其次,家長應該在家中常備健康零食,并將口味零食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限制孩子購買口味零食,從源頭上避免孩子無節制地食用。

最后,家長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當家長了解一些營養學的知識,了解零食的大致營養成分時,就要和孩子積極溝通,告訴孩子哪些零食對他的身體有好處,吃了后頭腦會變得很聰明,身體會長得結結實實實;哪些零食屬于“垃圾食品”,吃多了身體就會變差。

此外,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自己盡量遠離“垃圾食品”。因為家長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很難想象經常在孩子面前大嚼薯片的家長能說服孩子少吃同類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