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尿床、尿褲子是常見現象,不僅一歲內的嬰幼兒,1歲多的嬰兒甚至十幾歲的兒童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很多年輕的父母由于缺乏經驗,常常被小孩意想不到的大便行為弄得尷尬不已,卻還以為這是正常現象,草草了事。實際上,正如祖父所說,嬰兒的大便是有規律可循的,這與嬰兒的生理特征和飲食搭配特性有關。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能發現很多像聰兒那樣的肢體語言。只要掌握了規律,就能避免很多麻煩,孩子也能安心度過每一天。

那么,我們怎么才能發現小寶寶要大便或拉尿呢?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能從嬰兒的一些肢體語言中找到他是否要拉尿的跡象。有時候,我一天只給聰兒換了一次尿不濕,但實際上,嬰兒的排尿是有規律的。

首先,我們來看嬰兒的生理特征與排尿。由于嬰兒膀胱周圍的肌肉層較薄,彈性結構發育還不健全,儲尿功能差,中樞神經系統對排尿的調控與調整作用差,腎臟對尿的濃縮作用也差,因此,嬰兒的排尿頻率可以達到每天十幾次。

其次,我們來看嬰兒的飲食搭配特性與排尿。嬰兒的飲食都屬流食,如奶水、牛乳、大量的水。因此,嬰兒的排尿頻率多是一天幾次,這是正常的。

探索嬰兒排便規律:如何發現寶寶排便的信號

最后,我們來看嬰兒排尿的肢體語言。嬰兒排尿的間隔一般在一個小時左右,當然,我們還需要注意嬰兒的一些小動作。當嬰兒要排尿時,即使是在睡眠中,也會有一些動作;在喝奶的過程中,突然不吃;在玩耍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異常;情緒的突然變化等,都可能是嬰兒要排尿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