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添加,適時出手,助力寶寶健康成長
母乳無疑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然而,有些父母因為過于依賴母乳,不愿隨著嬰兒的發育添加必要的輔食,導致母乳“獨木難支”,無法完全滿足嬰兒的需求。娟娟已經五個月大,但她的母親尚未給她添加輔食,僅僅依靠母乳喂養。然而,由于母親認為母乳比任何食物都更有營養,她一直依靠自己的奶水喂養娟娟。然而,盡管她的奶水充足,娟娟并沒有變得結實。當她的母親的同學,兒科張醫生來看望她時,得知她還未給娟娟添加輔食,張醫生就向她的母親講述了換乳期科學喂養的重要性。
嬰兒從主要依賴母乳喂養轉變為主要依賴固體食物喂養的過渡期被稱為換乳期。營養學家指出,自嬰兒出生后的第四至第六個月是換乳期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間里,除了給予嬰兒正常的母乳喂養外,還可以添加半流質泥糊狀食物,如菜泥、魚末、肉糜、果泥等,以滿足嬰兒迅速生長發育對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素的需求,同時也能鍛煉嬰兒的咀嚼功能,促進語言的發育,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為嬰兒的健康生長和發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嬰兒的吮吸和吞咽功能是與生俱來的生理本能。然而,咀嚼和吞咽協同功能的發育完善需要后天的適時適量的食物刺激,在建立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逐步完成。液態食物無法啟動咀嚼運動,而4至8個月的月齡是形成咀嚼和吞咽功能的關鍵時期,因此泥狀食物添加的延遲勢必會影響嬰兒的味覺感受和咀嚼功能的發育,這不僅會導致嬰兒咀嚼和吞咽功能低下和營養不良,還可能成為嬰兒將來拒食、挑食、偏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項針對語言發育遲緩、認知不良、智商低分的小兒調查發現,這些小兒大多存在換乳期泥狀食物添加延遲或不科學的情況。科學家研究后指出,嬰幼兒的咀嚼發育完善與否,對其語言能力,如構音、單詞和短語的發音等有直接影響。翻開生物進化史,可以發現哺乳動物發育期中,惟獨人類不能從嬰兒乳類液體食物直接過渡到進食米飯、蔬菜、水果、肉類等固體食物,而必須經過從泥狀食物到固體食物的過渡。有關專家指出,換乳期及時添加泥狀食物決非可有可無,適時適量添加各種各樣的泥狀食物對刺激嬰幼兒的味覺、大腦反射、咀嚼、消化液的分泌及語言能力的發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因為嬰兒出生以后食物營養對大腦細胞的生長,尤其是對神經細胞“信息通道”髓鞘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咀嚼動作的及時啟動,對大腦語言中樞功能、聽覺和發音器官的正常發育也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嬰幼兒從液體食物向固體食物過渡的換乳關鍵期,應及時添加泥狀食物。
娟娟的母親聽了張醫生的解釋后,受益匪淺,連聲道謝:“多虧您的提醒,我馬上給娟娟剁菜泥、刮果泥、絞肉糜。”張醫生微笑著說:“可別一下子喂得太多,要從少量起添加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