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讓孩子嘗試新的事物,學習新的技能或者參加新的活動,這樣
1. 為孩子留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勇往直前。寶寶天生喜歡依偎在媽媽的懷抱,但長大后,他需要適應更廣闊的生活空間。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應逐步減少對他們的干預,讓孩子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
2. 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支配。聰明的監護人會在孩子小時候,每天留給他們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孩子可以用來玩耍,也可以用來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甚至可以用來畫畫。盡管有時孩子忙碌了一整天,卻什么也沒完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逐漸學會珍惜時間,學會制定計劃。
3. 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鍛煉。對于年紀尚小的小學生來說,讓他們自己洗碗是否可行呢?許多家長可能會感到困惑。一位家長專門為孩子準備了一張長椅,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喜歡工作,想自己洗碗,但水龍頭太高,你夠不著,媽媽準備這張長椅……”聽到這個消息,孩子興奮地喊道:“謝謝你。”他立刻登上長椅,開心地模仿大人的樣子洗盤子。
4. 給孩子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尋找答案。每個孩子都充滿了好奇,他們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提問。那么,問題的答案究竟從何處得到呢?經驗告訴我們,孩子不喜歡提問是關系到他們成長的重要因素。而孩子如何得到答案,更是關系到他們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
5. 給孩子一個困難,讓他們自己解決。困難家庭的生存環境,為孩子提供了艱苦的鍛煉條件。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在順境下教育好孩子,的確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有經驗的家長通常會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去解決,以此來培養他們的能力和優秀品質。
6. 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抓住。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機遇,但問題是,往往是成人替孩子去捕捉這些機遇。這樣,孩子永遠學不會如何走向成功。因此,家長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或指出各種機遇,啟發孩子自己去抓住。
7. 給孩子一些沖突,讓他們自己討論。孩子在一起時,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這個解決矛盾的過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例如,在黑板報和排練節目中,當然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爭論。在兒童平等的爭論和探索中,最終的正確結論肯定非常寶貴。
8. 給孩子一個對手,讓他們自己競爭。有一個學生學習不好,在班級里排名倒數第一。他的監護人悄悄地告訴他,要把失敗當作成功的母親,要敢于和別人競爭。首先,他需要和比自己好一點的孩子比較。
9. 給孩子一個權利,讓他們自己選擇。把一些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但在做決定之前,要為他們提供有關情況,幫助他們分析各種可能,并且還要教育他們,如果是自己選擇了,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如果父母帶孩子去少年宮申請的話,首先讓她看組活動。父母的意志是讓孩子學鋼琴,但是在舞蹈組門口,發現孩子已經不再去了。此時,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但要求他們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一定要堅持一個階段,把舞蹈學好。
10. 給孩子一個主題,讓他們自己創造。創造自主性的最高水平,需要成人的積極引導和巧妙的激發。一位父母說:“他的孩子喜歡玩泥,父母認為孩子沒有出息,但后來發現孩子捏泥的人很靈活……所以對孩子說:玩就捏,這叫泥塑,練習,出自己的新想法。”在家長的鼓勵下,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在初中畢業時,捏出栩栩如生各有特色的《水滸傳》中的108將,并以此成績考上了工藝美術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