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有效方法,幫助孩子戒除不良習慣:如何避免孩子吃手
對于孩子吃手這件事,許多家長都曾經歷過。孩子吃手是一種習慣,但是手里有很多細菌,讓孩子不吃手卻總是不聽,讓人感到無計可施。吃手還可能導致臉部形狀的發育問題。那么,孩子為什么喜歡吃手呢?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解析。
寶寶吃手在醫學上被稱為吮手指,是指反復或不自主地吸吮拇指、食指或其他手指的行為。在0-2歲的階段,是寶寶口腔的敏感期,口是連接寶寶自己和這個世界最自然的通道。寶寶通過口來認識外部世界,也通過口來喚醒自己的身體,包括手和腳。在0~4月齡的嬰兒中,吸吮唇周觸碰到的任何物件,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在3~4月齡的嬰兒開始吸吮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峰,2歲后逐漸消退。
當第二個孩子出生后,觀察他吃手成為了我和大寶的一大樂趣。大寶剛出生時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大腦尚不能指揮把自己的手放入嘴中。然而,隨著大腦的發育,大寶開始出現手的動作,手在他眼里就像一種非常有趣的玩具。大寶吃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起初他只是將整個手放到嘴里,接著是吮吸兩三個手指,最后發展到只吮吸一個手指。再到后來,大寶學會使用手,拽起衣服角、抓住小腳丫、捏住哥哥的手指頭,逮著什么往嘴里塞什么,你拿走他再拽回來繼續往嘴里送,樂此不疲,似乎要把眼前的所有物品親自品嘗一番,常常逗得我和大寶哈哈笑。

吃手對于寶寶而言是完成了一種非常了不起的進步。“吃手”標志著寶寶的心理發育進入到一個新階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協調階段,是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在生理上,寶寶用口來觸摸世界、感知世界,寶寶用吃手得到滿足感。在心理上,當寶寶寂寞無聊、緊張煩躁、入睡困難,或是身體不適的時候,通過吃手獲得平靜和舒適。寶寶吃手不僅促進智力發展,還能夠完成觸覺、味覺、嗅覺刺激,還能夠在寶寶無聊、緊張、孤獨、焦慮、煩躁等心理不平衡的時候,緩解情緒、實現自我安慰。寶寶吃手是寶寶身心發育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看到寶寶吃手,不應該糾結焦慮,相反應該為寶寶的正常成長感到高興。
寶寶為什么喜歡吃手指呢?所有寶寶幾乎都要經過一段對手指特別感興趣的階段,寶寶剛出生時,他的四肢動作還是無意識的。兩三個月以后,由于神經系統的發育,上肢運動逐漸有了目的性,在偶然的機會注意到自己的手,將手放進嘴里,吃得很香甜滿足,這是孩子的探索行為,是階段性發育的結果,和他的喜怒、運動一樣自然,不需要阻止。相反的,這對于寶寶來說,是成長的一個飛躍,表明他的上肢神經支配已經比較成熟。再過一兩個月,由于寶寶已經具備了伸手拿玩具的能力,他會把眼前見到的玩具等抓在手里,并準確無誤地放入嘴里品嘗,而這種品嘗行為也是一種學習。寶寶可以通過嘴的感覺,分辨出玩具與手的區別,從而進一步有意識地觸摸周圍的一切,這樣對大腦的發育、肢體肌肉的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
吃手指的壞處1. 病從口入:如果寶寶的手上不干凈,染上細菌了,就容易生病。其中爸媽比較擔心的手足口病,就是可以通過接觸消化道及接觸傳播。如果寶寶的手接觸了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的食具、奶具等,在舔手后可能傳播本病。2. 口腔發育不良:頻繁吃手可能造成牙齒排列異常,甚至影響上下頜骨發育,導致反頜等現象。3. 發音不清:經常頻繁吃手的寶寶,容易影響其發音,出現口齒不清現象。4. 影響外形:臉的外觀會隨著咬合不正確而變形,寶寶也許會因此被嘲笑,從而產生自卑等不好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