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導航
【三代試管危害】

在威海正規醫院申請供卵做三代試管首先需要先準備好夫妻雙方身份證、結婚證,然后攜帶這些證件去做術前檢查,以確定女性患者是否存在供卵適應癥。然后登記申請卵源,一般需要等待2-5年左右,有卵源后就進行取精、培養受精卵等步驟。將受精卵培育成囊胚后進行PGD或PGS篩查,選出沒有問題的囊胚進行移植,移植后等待14天左右返院驗孕即可。

威海是山東省轄地級市,目前威海試管嬰兒醫院僅有一家,即威海市婦幼保健院,但該院目前僅可申請供卵還未開展三代試管,所以如果需要供卵做三代試管只能選擇去同省的山大生殖,下面是在該院做供卵三代試管的流程:

1.身體檢查:一方面是為了提高成功率,另一方面是為了明確患者是否存在供卵適應癥;

2.等待卵源:因為國內不允許建立卵子庫,所以醫院都是沒有現卵的,一般需要等待2-5年才能獲得供卵;

3.胚胎篩查:獲得卵源后就可以進行取精、培養受精卵了,等其變成囊胚后,就可以用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技術篩選好的囊胚移植;

4.胚胎移植:選出囊胚后,將其用移植管推入女性子宮內;

5.試管驗孕:等待囊胚移植后的第14天就可以到醫院抽血驗孕。

來源:中新經緯

“因為試管嬰兒成功率有限,有些做第三代試管嬰兒的家庭,做一期治療就要5到10萬,所以他們是打一年工,來做一期治療。如果治療不成功,再打一年工。”近日,某生殖醫院工作人員向中新經緯透露。

長期以來,對于輔助生殖相關技術,包括人工授精、試管嬰兒等,“成功率低”與“價格高昂”成為其伴隨式標簽,令很多家庭望而卻步。

2022年2月21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打響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第一槍”,后雖暫緩實行,但近期又有部分省市傳出將考慮推動輔助生殖進入醫保的消息。那么,輔助生殖進入醫保意味著什么?之前北京市為何暫緩推行?之后能否順利進入醫保?

價格差額極大

“我當時花得不多,因為我是一次性成功的,大概從進醫院到成功一共花了將近3萬,因為沒有調理身體的過程,如果有基礎病或者需要調理過程的就時間長花錢多。一次成功的3萬,二次成功的5萬,三次以后的10萬準備好。”在天津進行試管嬰兒治療的李女士表示。

在實際價格上,多位曾進行試管嬰兒治療的患者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不同人群價格差額較大。一位在湖南曾進行試管嬰兒治療的王女士稱,整個過程花費在5萬元左右。

從輔助生殖整體項目來看,上述醫院工作人員向中新經緯介紹道,對于造成不孕不育的一些明確疾病,例如子宮內膜息肉、卵巢巧克力囊腫等可以按照病種進行醫保統籌報銷,但對于輔助生殖技術,包括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都需要患者自費。

“以人工授精為例,如果用丈夫的精子手術費用大概是3000塊一個周期,如果用國家精子庫中志愿者的精子,手術費用大概8000元左右,還要依據病人身體情況做檢查,這些價格因人而異。”該工作人員說道。

對于試管嬰兒而言,上述工作人員對中新經緯表示,試管嬰兒分一二三代,每家醫院稍有不同,基本上要3-4萬一個周期。如果是第三代試管嬰兒的話,流程和技術更加復雜,在不同機構收費不同,大部分在5-10萬左右。“有一些不孕不育的夫婦,各種原因之下只能去做第三代,做完一個周期可能要將近十萬。有些人沒錢,打工攢夠一年的錢來做一個周期,如果運氣好成功了是好事,如果運氣不好沒成功,要再去打工賺錢。”前述工作人員說道。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試管嬰兒技術主要應用的是第一代(即體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 和第二代(卵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 階段,也有部分機構研究開展了第三代技術(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PGS /PGD) ,平均成功率在40%-50%。

某生殖醫院主任醫師對中新經緯記者解讀稱,試管嬰兒一二三代各有各的適應癥,并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而是解決對癥人群問題。

“一代籠統來講,主要解決女方因素不受孕,比如輸卵管阻塞,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等,還包括一部分輕度的男方精子輕度異常,可以通過一代試管,進行常規體外受精。二代主要解決男方因素不受孕,如果男方精子受精能力比較弱,在這個情況下,可以通過實驗室顯微操作,通過纖維注射來受精,從而完成胚胎發育過程。三代主要針對染色體基因異常,可能會有遺傳病的家庭,通過胚胎檢測,篩選出整體比較正常的胚胎結構,阻斷遺傳病。但三代試管需要進行有創檢查,從胚胎中取出幾十個到上百個細胞群,進行遺傳檢測。”該主任醫師說道。

jwview

輔助生殖進醫保難在哪兒?

輔助生殖進醫保“第一槍”,是由北京市打響的。2022年2月21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會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人社局印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其中,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該政策原定于3月26日正式落地。

不過,4月13日,北京市醫保局回復,經核實,根據醫療保障待遇清單相關規定,按照國家醫保局要求,北京市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工作暫緩執行。

北京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為什么會“難產”呢?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產科教授段濤對中新經緯記者解讀道,業內有兩個普遍觀點。第一是因為北京市對于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新項目較多,包括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十六項技術,如果一次性推進,醫保盤子就這么大,可能會存在醫保付費問題。

第二,80%以上的不孕不育可以用傳統手段去解決,不需要用到輔助生殖,在醫保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是否要先考慮這一部分人的需求,是有必要商榷的。

華創證券研報稱,此次被納入北京醫保的項目中,部分檢測項目屬三代技術范疇,因其有嚴苛的使用標準和倫理問題,故短時間內不具大面積推廣的可能。

2021年9月15日,國家醫保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5581號建議——《關于“不孕不育癥”輔助治療納入國家醫保提高人口增長的建議》進行了答復。在診療項目方面,國家醫保局表示,將指導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逐步把醫保能承擔的技術成熟、安全可靠、費用可控的治療性輔助生殖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二代試管費用

雖然北京市暫緩執行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但據媒體報道,北京市醫保局工作人員表示,國家醫保局針對輔助生殖納入醫保相關政策正在進行統籌研究。

在頂層設計上,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其中表示,要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關配套支持措施。規劃表示,將繼續做好生育保險對參保女職工生育醫療費用、生育津貼待遇等的保障,做好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生育醫療費用保障,減輕生育醫療費用負擔。

落地到地方省份,目前有部分地區醫療保障局表示將探索將常見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近日,浙江省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支持“浙有善育”促進優生優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指出,浙江計劃擴大生育保險支付范圍,將分娩鎮痛、早孕期胎兒結構超聲篩查、胎兒系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等診療項目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同時,浙江將制定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等治療不孕不育的輔助生殖相關技術醫療服務價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適時將其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

5月中旬,湖北省咸寧市發布《咸寧市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十二條配套措施》。其中,對女方年滿35周歲、確需實施輔助生殖技術生育的家庭,在市內具有輔助生殖資質醫療機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的費用,按照每戶累計不超過1萬元的標準予以報銷。

但也有地方表示目前環境仍“不成熟”。近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官網公布了《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對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第1049號建議的答復》,關于現代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問題,湖南省醫保局表示,考慮到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城鄉居民醫保的籌資水平較低,當前基本醫保制度主要還是立足“保基本”,尚不具備將現代輔助生殖技術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的條件。國家層面采取排除法規定了基本醫保支付范圍,“各種不育(孕)癥、性功能障礙的診療項目”被列為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

4月4日,有網友詢問深圳市醫療保障局稱,三孩政策實施后,深圳能否直接將生殖輔助技術項目等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得到的答復是不能。 深圳市醫療保障局稱,自2021年8月15日起,廣東省執行全省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同時規定,各地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項目,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項目的限定支付范圍。目前,深圳并無目錄調整權限。

或將從藥開始

前文中的王女士,向中新經緯提供了一張試管嬰兒收費單。其中,試管嬰兒收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夫妻雙方全面檢查、女方促排卵、取卵取精、胚胎培養和移植。此外,還有西藥藥品費用等。中新經緯注意到,花費大頭在于西藥費用與胚胎培養和移植費用。前者主要藥物包括重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用高純度尿促性素等,后者主要包括胚胎培養與單精子顯微鏡下卵細胞內受精等。

如何平衡“保基本”與“高費用”?段濤建議稱,輔助生殖納入醫保應當循序漸進,先推動藥品及產前檢查進入醫保。“比如一些促排卵藥物等,因為藥品比較容易標準化和集采,而輔助生殖技術沒有那么容易標準化,還可以解決一些相關檢驗檢查,這些更具有廣泛性需求。”段濤說道。

中新經緯注意到,“從藥開始”也正是國家醫保局的想法。據上述國家醫保局的回復建議,國家醫保局表示,“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為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醫保部門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溴隱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藥品納入支付范圍,提升了不孕不育患者的用藥保障水平。”

其次,多地表示將加強產前篩查、檢查等檢查項目納入生育保險保障范圍。根據公開資料,當前中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合并。

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則表示,將加強產前篩查、檢查,把與分娩相關的產前檢查基本項目納入生育保險保障范圍。結合基金情況,穩步提高生育醫療待遇保障水平,切實控制和減輕家庭生育醫療費用負擔,助力三孩生育政策落實,讓育齡人口“孕得優、生得安、育得好”,破解“不愿生”“生不起”“養不起”難題。

【第三代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