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前家庭戶規模繼續縮小,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平均每個家庭不到3人。過去1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而1990-2000年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1.07%。也就是說,

當前的人口增長率,還不及30年前的一半

。人口增長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

一、什么是輔助生育

人類輔助生殖,是指運用醫學技術和方法對人的卵子、精子、受精卵或胚胎進行人工操作,以達到受孕的目的。它包括人工授精、配子移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以及各種衍生技術。

“三胎”政策下,輔助生殖市場有哪些機會?

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的不孕不育率依然處在較高的水平。中國人口協會、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2%-15%左右,患者人數超5000萬,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群體需要借助輔助生殖技術,來滿足家庭生育的需求。輔助生殖已成為醫療服務行業潛在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

不孕不育率持續走高,患者基數日益增加 育齡人群數量下滑,首次平均生育年齡持續提升,生育意愿明顯下降。受人口增速下滑影響,國內育齡人群數量(20-44歲)持續下滑,其中主力生育人群(25-29 歲)下滑尤為明顯。

二、行業前景

利好政策,輔助生殖技術納入醫保

盡管三孩新政對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并不顯著,但其標志性卻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預示著生育政策從限制生育向鼓勵生育的徹底逆轉。

21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下發《關于規范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對63項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進行規范調整,并明確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政策。將門診治療中常見的宮腔內人工授精術、胚胎移植術、精子優選處理等16項涉及人群廣、診療必需、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新政將于3月26日起正式實施。

21日當日,受利好消息刺激,輔助生殖板塊迅速走強

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

年齡結構變化、患者認知程度提高及支付能力提高將帶動輔助生殖滲透率提升。

隨著女性受教育水平和能力提升,加上社會工作生活壓力日益提升,國內晚婚晚育現象日益突出。從2006年到2017年,中國婦女平均生育年齡從 23.4歲提升至27.3歲,平均初婚年齡從21.4歲提升至26.5歲。婚育年齡的上升導致生育意愿的下降,國內目前生育率(平均每個育齡期婦女生育的孩子數)已下滑至1.69,高于日本(1.37),低于美國(1.83)、澳大利亞(1.78)、英國(1.75)、法國(1.85)等一眾發達國家。

但生育年齡的推遲和多胎政策的開放提升了高育齡婦女(35-44 歲)的占比,后者為輔助生殖消費的主力人群。生育年齡的推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延后而不是消滅了生育需求,加上三胎政策的開放,國內高育齡婦女的生育需求得到明顯釋放。

2016 年國內輔助生殖滲透率(計算方式為IVF周期數/潛在IVF周期數需求)為10.2%,遠低于同期日本56.1%。

參考日本,高育齡婦女更依賴IVF技術,滲透率高于低育齡婦女。由于生育力下滑,高育齡患者(35-44 歲)相比低育齡婦女更為依賴 IVF 技術,參考日本,2016 年日本40 歲患者滲透率分別為 36%、61%和 72%。

輔助生殖市場空間大

一旦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期,就有可能面臨“想生也生不出”的困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政策的調整以及人們生育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生育率水平逐年下降、女性生育年齡不斷延后,不孕癥已成為困擾許多育齡夫婦的重大生殖疾病之一。

不孕不育是生殖系統疾病,定義為經過 12 個月或更長時間經常性進行未有避孕的性行為后仍未能 臨床懷孕。女性不孕癥的原因包括排卵問題、輸卵管或子宮受損及子宮頸異常。男性不孕癥的原因包 括精子不足、精子功能異常及精子傳送受到阻塞。

輔助生殖技術是治療不孕不育癥重要的治療方法。

治療不孕不育主要包括常規藥物治療、手術和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ART)。輔助生殖技術是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幫助不孕夫婦妊娠的技術,包括人工 授精、配子移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其中人工授精分為夫精人工授精(AIH)和供精人工 受精(AID)。根據權威雜志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的研究顯示,

國內有大約 52% 的不孕不育夫婦通過輔助生殖技術解決生殖問題。

行業特征

行業進入有門檻,牌照壁壘深

一個好的行業進入一定是有門檻的,輔助生殖行業就存在著

政策門檻,技術門檻和龍頭品牌優勢

我國政府嚴格控制輔助生殖領域機構的設置,整體成規模的IVF機構在國內仍是稀缺資源。這也意味著整個行業也還是一個政策屬性較強的行業,政策在決定著行業供給,因此也就帶來了一定的進入門檻,并非誰都能輕易入局,政府在審批中也將更強調企業的綜合實力,從資質、資金、技術、人員、品牌等各方面考量。

試管嬰兒(IVF)是一項結合胚胎學、內分泌、遺傳學以及顯微操作的綜合技術。從促排卵開始,取卵、取精、精卵結合形成胚胎、胚胎移植到胚胎著床為一個周期。整個技術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產業醫療屬性強,技術門檻相對較高,需要技術沉淀,在行業浸淫越久,越有經驗的企業往往能夠帶來更高的成功率。

輔助生殖是一個更加注重體驗的醫療服務項目,因此具有品牌優勢的企業憑借市場口碑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親賴從而吸納更多的患者,而后進入者往往在拓客上就存在難度,如若服務質量跟不上,也很難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具有剛需特征

生老病死是人必須經歷的過程,而生更是擺在首位的,其在在人類社會地位舉足輕重,世界衛生組織(WHO)預測不孕不育癥將被列入21世紀人類三大疾病之一,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這也意味著輔助生殖基本上可以定為一種剛需項目。

產業鏈相對閉環,可以長期有序的穩定發展

輔助生殖產業并不是一個強周期性的行業,產業鏈整體發展相對閉環。從產業鏈來看,輔助生殖與基因檢測這類高精尖技術學科天然結合,同時又與男科、婦科等密切相關,其與其他領域結合面大,因此能夠衍生出更多的機會。與傳統醫療相比,輔助生殖產業更注重輕資產化運營,由于又是剛需性產業,治療周期也較長,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低,支付意愿強,而患者相對偏年輕支付能力也較高,因此整個行業毛利率也相對較高。

產業鏈分析

隨著我國不孕不育發病率的提高和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我國輔助生殖市場逐漸打開,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

上游輔助生殖藥物、檢驗試劑、器械供應商;

我國輔助生殖技術起步相對較晚,相關技術領域中還有許多尚待突破之處,所以輔助生殖行業上游藥品仍然以進口產品為主,但國內企業隨著學術推廣的不斷加強,未來有望搶占市場,實現國產替代。

中游

互聯網+輔助生殖服務”線上平臺;

在我國市場上主要為“互聯網+輔助生殖”服務平臺,代表企業主要有跨度網、趣孕、貝貝殼、愛丁醫生等。其依托互聯網的渠道優勢,在線推出問診APP,線下通過醫療服務實體精準獲客,進一步將不孕不育患者引流到下游輔助生殖醫療服務機構,構成了“互聯網+輔助生殖”的主流市場,合計覆蓋了全國80家以上的輔助生殖醫院,全國400萬以上的用戶。

下游輔助生殖服務機構。

輔助生殖市場由于政策嚴控,牌照稀缺,行業基本被國有醫院、跨國藥企寡頭把控,行業集中度較高。

重點上市公司

錦欣生殖

港股上市公司錦欣生殖是國內最大的輔助生殖民營機構,目前在中美兩地市場份額分別達到3.9%和2.5%。專注于輔助生殖中的試管嬰兒服務(IVF)市場,是輔助生殖的龍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可以分為輔助醫療服務,管理服務和輔助生殖服務三大類。集團旗下成都西囡醫 院、武漢錦欣醫院、深圳中山醫院提供輔助生殖服務,輔助生殖服務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IVF牌照壁壘深,醫院盈利能力突出,具有定價權,不受醫保影響,醫院規模擴張的限制較小,醫院內生增速快。

且公司不斷推動“醫生合伙人制度”,通過股權將優秀人才綁定,是全員持股的公司。錦欣在2020年3月發布的股權激勵計劃中,把上市公司1.6%的股份劃分給了核心大醫生,高薪福利不但能留下更多元老級的醫生,也會在將來吸引更多的年輕醫生加入錦欣,為公司補充新鮮血液。強大的協同管理能力以及人才政策幫助公司提升運營質量。

貝康醫療

貝康醫療布局的產品在目前的競品來看,是最早且最全的,并具有較為明顯的國產替代潛力。除產品布局外,貝康醫療對于終端的服務布局也相對成熟,針對具體客戶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綜合解決方案。

主要產品為試管嬰兒基因檢測試劑盒;2020年2月,貝康醫療的胚胎植入前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試劑盒(半導體測序法)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獲批上市。2020年,貝康醫療還交出了一份較為亮眼的“成績單”:企業年度營收達8110萬元,同比增長45%;毛利潤達2771萬元,同比增長5%。

湖南長沙當地一共有7家正規的助孕機構,分別有中信湘雅、湘雅醫院、湘雅二院、湖南省婦幼、長沙婦幼、長沙生殖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這些中大部分醫院都有開通供卵通道,只是需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獲得卵源罷了。而當地的地下生殖中心供卵并不可靠,雖然其能盡快獲得卵源,但它是非法的,沒法保證供卵來源和健康,后期出現了問題地下機構很容易逃避責任,維權將會非常困難。

長沙作為湖南的省會城市,其輔助生殖技術發展的非常不錯,目前長沙試管嬰兒醫院一共有6家,這些醫院大部分都可以為無卵泡、卵巢早衰、染色體異常的患者提供卵源,具體名單如下:

長沙正規助孕及供卵機構名單序列機構名稱地址1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87號2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長沙市開福區湘雅路84號3長沙市婦幼保健院長沙市雨花區城南東路416號4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長沙市開福區湘春路53號5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長沙市芙蓉區人民中路13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