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后產檢每次都要抽血,真的有必要嗎?_l9775
作者:王妮(婦產科主治醫師、科普作者)
有過產檢經歷或者聽說過他人產檢過程,都會知道,孕期產檢最常見的項目之一就是抽血化驗,有時候一下子要抽好幾管血。
出于經濟因素或者心理恐懼等各方面原因,很多人對抽血很反感,有些產婦會提出質疑:這個血常規我上個月剛查過,為什么又查?
媽媽輩的人都沒有產檢不是也照樣生下我們嗎?這個血我能不能不查?反復抽血,而且有些項目都是重復的,是不是醫生黑心,想坑我的錢?孕期的這些血,到底有沒有必要抽?
孕期抽血檢查要查哪些項目?分別是什么時候?
的確,孕期產檢需要定期抽取孕婦血液進行常規化驗,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測血脂等等,那么一般都是什么時候抽血呢?
正常情況下,在早孕期建圍產卡前,需要對孕媽媽的身體狀況進行初步評估,盡早發現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也可以作為一個基礎情況來參考或對比。
必要的抽血項目包括:血常規、血型、肝腎功能、空腹血糖、乙肝表面抗原篩查,梅毒、艾滋病篩查。其中,廣東、廣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等地中海貧血高發的地區還應該進行地中海貧血的篩查。
家有飼養寵物或者寵物密切接觸史、既往有過不良妊娠結局的女性、既往有過皰疹感染等的高危女性還應該進行 “TORCH”——即俗稱的優生優育檢查,包括弓形蟲、皰疹病毒、風疹病毒等病毒檢測。
針對高危孕婦的血脂檢查或者糖尿病篩查;從未檢測過甲狀腺功能的女性也建議進行甲狀腺功能測定等。
孕15周-20周需要行唐氏篩查,這是孕期比較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是用來早期篩查唐氏綜合征的高危患者;高危孕婦(高齡、既往不良妊娠結局等)還應該進行無創DNA監測或者羊水穿刺檢查。
孕24周-28周左右需要做糖耐量試驗,為了篩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孕28-30周之間應該復查血常規,了解是否有貧血等。
孕32-34周應該復查肝功能、血清膽汁酸的監測(尤其是肝內膽汁淤積癥的高發病率地區的孕婦)。
為什么要反復抽血?
看了上面的說明,很多孕婦會說,我抽的血比上面列出的項目多多啦!孕早期抽血,就當是做一次全面體檢,我能夠接受,可是為什么孕期要反復抽血呢?
上面列出的必查項目是國內專家對孕期保健的最低、最基本要求,根據不同患者產科醫生還會有專門的針對性檢查。
孕期反復抽血,并非醫生沒有醫德,要讓患者多花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隨著妊娠的進展,身體會隨著發生一些適應性的或者病理的變化。
這些變化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誘發孕婦不適,有時候難以及早察覺,只能通過反復抽血看血項中的相關指標,盡早發現異常。
比如,肝臟負擔加重,隨著妊娠進展,肝臟負擔加重,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尤其是既往有過肝炎或者肝病的女性;懷孕過程中鐵需增加,不少孕婦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有的甚至嚴重貧血影響孕婦和胎兒健康。
由于脂代謝異常,很多孕婦會出現高脂血癥,嚴重的高脂血癥可能誘發胰腺炎等;因此,血常規、肝腎功能都是孕期需要經常復查的抽血項目。
此外,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孕婦在孕期也需要定期隨訪甲狀腺功能,調整相關藥物劑量。
PS:除了抽血檢查外,孕期最常見的檢查還有尿液常規檢查和B超檢查。尿液分析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妊娠期高血壓等嚴重妊娠并發癥,并且可以根據尿蛋白情況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嚴重程度有初步的判斷和指導。
而B超檢查可以隨訪胎兒的生長情況,及早發現胎兒生長受限、胎兒過大、胎盤、臍帶等異常,并且指導醫生早期干預、治療。
題外話:做為一名醫生,我目睹的大部分國內醫生都是具備職業道德的,大多數不會像有些患者想象的那樣,無緣無故多開藥或者多開檢查。
因此,也希望大家可以去除有色眼鏡,可以對醫生多一份信任,少一份懷疑,希望每一個孕婦都能規律產檢,希望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健康的寶寶!希望所有孕婦都最終母子平安!
參考資料: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8年1月第53卷第1期
圖片來源:
圖蟲創意版權聲明:
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自從帕特里克和羅伯特于1978年7月25日在英國奧海姆市成功操作了人類史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大量不孕夫婦借助試管技術獲得了希望和幸福,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通過醫學手段輔助的成功生殖,是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跡。
諾貝爾醫學獎頒獎詞
什么是試管嬰兒?
試管嬰兒是俗稱,專業名詞稱為試管內受精技術或醫學輔助生殖技術,該技術的一個關鍵特征是以適當的醫學手段攝取女性卵細胞和男性精液,之后在實驗室中進行組合培養,培養成為胚胎或囊胚后通過醫療手段移植回女性身體。
對于不孕不育家庭,試管嬰兒技術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今天全球每年有超過500萬個試管嬰兒出生,該技術比健康的年輕夫婦的自發受孕更有效。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也在不斷發展,試管嬰兒作為一種很安全的輔助生殖手段,解決了很多不孕不育癥難題,幫助很多不孕不育患者實現了生育,擁有一個健康完整的家。
目前試管嬰兒已經發展了四代,所謂的四代并不是說技術更新越往后越厲害,他們只是針對不同患者的不用技術而已,讓我們來分別看看吧。
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
學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常規試管嬰兒”,即取出卵子和精子后,將其放入實驗室的培養皿內自然受精,并培育至第3天8細胞的早期胚胎,再移植回女性子宮腔內,使其著床并發育成胎兒的過程。
適應范圍:女方因素導致的不孕不育,如輸卵管粘連,阻塞,子宮內膜異位,卵泡發育和排卵異常。
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
學名“卵細胞漿內精子注射技術”,與第一代試管嬰兒技術不同的是,再完成取卵和取精后,精子進入卵子的受精過程不再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借助顯微系統,使用超細針管吸取形態正常,活力好的精子人工方式直接注入卵細胞漿內完成體外受精。
適應范圍:該技術主要適用于男性嚴重少,弱,畸精癥及無精子癥(可通過附睪或睪丸穿刺獲取精子),不能自主完成受精或是想提高受精率的情況。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
學名“胚胎移植前遺傳學篩查/診斷(PGS/PGD)”,是在第一,二代的基礎上,將早期胚胎繼續培育第5天形成由100多個細胞組成且內外細胞分化明顯的囊胚,再取其外圍細胞(以后發育成胎盤的部分,不會傷害胎兒主體)的遺傳物質進行PGS/PGD基因檢測,判斷胚胎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是否受遺傳性疾病的影響,從而篩選出健康的囊胚進行移植。
適應范圍:患有染色體疾病,遺傳性疾病以及大齡,多次IVF失敗,復發性流產,多次胎停或者已生育過缺陷的家庭,以及追求優生優育和高成功率的家庭。
第四代試管嬰兒技術
學名“卵胞漿置換技術”,是以老化卵子的基因加上年輕卵子的細胞質來合成新的卵子,卵胞漿置換也俗稱第四代試管嬰兒胚胞轉移技術,是胞漿置換領域的最新嘗試,以老化卵子的基因加上年輕卵子的細胞質來合成新的卵子。卵胞漿置換也俗稱第四代試管嬰兒(或稱三人試管嬰兒),細胞質置換技術,能更好的應對老化卵子問題,提高大齡女性的妊娠可能性。其胞漿里的遺傳基因不到1%,主要攜帶基因的還是卵子的細胞核將高齡患者的卵細胞核取出,放置在年輕卵子的卵細胞質中進行培養,大幅度改善卵子質量和解決卵子老化問題,極大地提高高齡患者的試管嬰兒成功率。
適應范圍:對于35歲以上卵子質量較差、同時想要將自己的卵子用于試管嬰兒流程的患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試管嬰兒流程圖解

試管嬰兒流程圖(安心歐孕繪制)
上圖中所有流程即為第一代試管技術;
實驗室受精和培養的人工干預優選即為第二代試管技術;
胚胎/囊胚移植前進行的基因篩查和診斷即為第三代試管技術;
第四代技術見下圖:
第四代試管嬰兒圖解(安心歐孕繪制)
實驗室延時監控技術
延時監控技術用于定期檢查胚胎的發育,然后由計算機分析該信息并計算結果。在該技術出現以前,實驗室培養師需要每天將胚胎從培養箱中取出一次,并由臨床醫生進行分析,延時監控技術和計算機模擬建模計算可以使胚胎留在培養箱中,并使臨床醫生清晰的對胚胎的狀態做出判斷。
延時監控技術可以每20分鐘、10分鐘或5分鐘進行一次拍攝和計算,具體取決于診所使用的設備和實際操作,間隔時間越短,可用于分析的信息越詳細,最終計算機會使用建模的算法來分析胚胎的發育,并確定哪些胚胎更有可能成功發育成嬰兒。
延時監控技術還可以使人們更加精確地了解胚胎的基因學形態,研究發現具有染色體異常的胚胎需要超過100個小時才能進入胚泡期,使用這項新技術可以識別出有染色體異常風險的胚胎。
胚胎發育的時機至關重要,計算機能夠識別哪些胚胎延遲了發育,這些胚胎盡管表面看上去與正常的相似,但實際上成功的機會減少了。
延時監控技術使科學家對胚胎健康有了一些新的了解,過去盡管所有胚胎看起來都同樣健康,但從統計學上講,只有25%的胚胎具有發育為嬰兒的潛力,通過新技術,科學家將能夠確定哪些胚胎是25%其中的,并選擇它們進行植入。
因為該技術剛剛出現,尚未完全發揮作用,但毫無疑問的是使用延時監控技術會顯著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隨著越來越多的診所和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使用這種方法,科學家將對如何選擇最有潛力的胚胎有更好的了解。
其他試管嬰兒相關技術
細胞體外成熟培養IVM技術,專門針對一些卵子成熟障礙的不孕患者,特別是那些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癥、卵泡發育遲緩的患者,該技術將未成熟的卵母細胞取出,在體外進行培養、受精,然后將胚胎移植到母親子宮腔內生長。
通過高倍放大形態學檢查選擇精液MICS技術,該技術用于對男性精子的選擇,可以提高成功率和嬰兒健康率。
精子卵漿內注射及孵化PICS技術,該技術針對碎片率偏高的弱精少精、DNA碎片率偏高的男性不孕問題,可以有效降低12%的流產率,從而提高最終受孕結果。
睪丸穿刺精子抽提TESE技術,對于非阻塞性無精子癥的病人或者從附睪中未能抽取到精子的病人抽提精子。
試管嬰兒是一個復雜的醫學流程,其中還有大量的技術應用,最終的目地都是為了提高成功率并減少并發傷害。
所有上述治療方法的體外受精程序類似,關鍵的區別在于實驗室的培養。 關于方法的選擇和決定,應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由經驗豐富的醫生和胚胎學家單獨制訂方案,以選擇最有可能獲得成功的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