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新冠疫苗上市后第一代就不管用了嗎?
25日七夕節當天,37歲的賀軍翔在微博公開宣布老婆二胎產女的喜訊,還曬出了一家四口的合影,以及二胎女兒的正面照,祝福小公主順利長大。
37歲生二胎,對于男性來說的影響并不大,然而,對于女性就需要面對諸多生育問題。女性的黃金生育年齡是23~30歲,據統計,女性在23歲時健康卵子的比例是1:3;35歲則是1:5;40歲為1:7;43歲是1:15。此外,35歲以后的女性20%很難產生健康卵子,39歲則為35%,40歲升至50%,43歲高達90%。這就意味著35歲以上的女性產生健康卵子的幾率非常低。
凍胚相對于凍卵來說,有哪些優勢?
新冠肺炎病毒對身體健康以及生育能力的影響不容忽視,美國試管專家更是提倡:疫情后,保存生育能力應該被大家重視起來,單身女性選擇冷凍卵子,而對于已婚家庭則選擇凍胚更加合理。凍胚相對于凍卵來說有三大優勢:

1.形態結構優勢:和單細胞的卵子相比,囊胚是胚胎體外培養的終末階段,通常形成于卵子受精后的第5天,由100多個細胞組成,形態成熟、結構穩定、活性強,生命力旺盛,且冷凍和復蘇率都高于卵子;
2.健康優勢:和凍卵不同,囊胚在冷凍前,通過提取其外圍細胞(囊胚的外圍細胞分化十分明顯,外圍細胞為以后發育成胎盤的部分,不會影響囊胚主體),借助PGS/PGD基因技術可對23對染色體的數目和結構進行全面篩查,排除異常情況,針對基因突變點,進行遺傳性疾病的診斷,只有通過基因技術篩查和診斷的健康囊胚才會被冷凍,才具有保存的意義;
3.進周時間優勢:如果是冷凍卵子日后想要完成生育,在復蘇卵子后,會利用單精子注射技術完成受精的過程,隨后還要經歷囊胚培育、基因篩查的環節,有健康的囊胚通過篩查才可以開始進行移植;而若是選擇凍胚,那么在身體達標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入周,完成移植的環節。
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凍卵/凍胚解凍后的生育能力問題。
目前,美國運用的超快速冷凍技術(玻璃化),將囊胚放進高度濃縮的脫水溶液中,然后立即儲存在-196℃的液化氮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完成囊胚冷凍操作,超快速冷凍法的冷凍降溫速率達200000℃/分鐘,是傳統緩慢冷凍技術(0.3℃/min)的百萬倍,縮短了卵子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避免冰晶的形成和細胞損傷,加上冷凍前通過生理溶液、冷凍保護劑、玻璃化溶液的三重保護,囊胚形態、健康度、功能等均不會受損。
冷凍后的卵子/囊胚處于“休眠”狀態,不會繼續生長發育、不會衰老、遺傳物質也不會發生變化,冷凍5年、10年甚至更久,成功解凍的卵子/囊胚與新鮮時沒有區別。
研發專班回應,新冠疫苗有了第二代,接種第一代疫苗仍然有用。在剛剛閉幕的服貿會上,中國第二代新冠疫苗亮相,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研發的新一代新冠疫苗,不僅有針對變異毒株的滅活疫苗,還有廣譜的重組蛋白疫苗,自主研發的mRNA疫苗。我國的二代疫苗的亮相對于抗擊新冠也有著重要意義,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最新研究表明,隨著新冠病毒的德爾塔變異株占據主導地位,美國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從之前的91%一直下降到66%。這一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也使得廣譜、多價的二代疫苗研發迫在眉睫。
9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對這些問題作出權威回應。
針對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一代疫苗還管用嗎?
網友網友提問
鄭忠偉主任
我國的新冠滅活疫苗,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開展了較大規模人群的接種,在國內也已經接種20億劑次,有很多真實世界的研究數據。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中國的新冠疫苗均對預防感染有一定效果;對感染后的再傳播有明確效果,對預防重癥和死亡有顯著效果。即便是在病毒變異株,特別是德爾塔株,廣泛流行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既然一代疫苗仍然有效,為什么還要研發二代疫苗?
網友網友提問
鄭忠偉主任
盡管新冠病毒的變異到目前為止相對而言還是比較穩定的,沒有出現根本性的變異,我們仍需要未雨綢繆。
中國第二代新冠疫苗進展情況怎么樣?
網友網友提問
鄭忠偉主任
一是我國的疫苗研發單位已經開展了伽馬株和德爾塔株的滅活疫苗研究,目前臨床前的研究已經完成了,部分單位已經向藥品審評中心提交了臨床試驗的申報資料。二是開展了針對不同變異株的廣譜或多價重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單位也已經向藥品審評中心滾動提交臨床試驗的申報資料。三是開展了針對貝塔株、德爾塔株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發工作,部分單位也已經完成了動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實驗,正在準備申報臨床試驗。
對于第二代新冠的出現,有網友們表示:“好事呀,希望國內有更高效疫苗”,也有人表示“新冠疫苗也有了第二代,第二代之后,會不會有第三、第四、第五代,甚至更多呢?因為病毒一直在變異,德爾塔之后,是不是還有其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