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與胎兒交流感情時,你能做到嗎?事實上,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那么,胎兒和父母之間如何交流呢?主要是通過以下方式給胎兒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

I. 輕聲說話。胎兒在8個月后就能分辨出聲音的高低,所以經常和胎兒說話是有好處的。胎兒熟悉后,就會對父親的低聲有反應。胎兒出生后,自然會對父母的聲音產生親近感。

第二,播放音樂的節奏。胎兒對節奏特別敏感,很早就熟悉了母親心跳的節奏。有些音樂與母親的心跳節奏相似,胎兒就會聽得津津有味。實踐證明,胎兒出生后,特別喜歡這種節奏明快、適合胎教的音樂,往往會停止哭鬧,很快安靜下來。為此,孕婦可經常聽一些節奏明快、流暢、抒情的音樂(有條件的家庭,在談話或播放音樂時,可在母親腹部下方放一個小喇叭,使胎兒能清楚地感受到)。

第三,親密的撫摸、接觸。目的是刺激胎兒在母體體內主動運動,感受母親的愛撫。

1、撫摩法。自胎動開始,孕婦在休息、臨睡前,身體平躺,放松,雙手托住胎兒,進行來回撫摸(一般10分鐘左右)。

2、輕壓慢推法。可以用手指對胎兒做輕壓的動作,然后放松動作,到了第二個月,還可以用輕輕推胎兒的動作。剛開始胎兒可能會不習慣被按壓和推動,但一旦胎兒熟悉了媽媽的手法,就會接受媽媽的撫摸,主動配合胎動。這時,如果再配上母親輕柔的聲音,效果會更好(動作要輕柔適度,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 10 分鐘)。

為了讓胎兒感受到父母的愛,有必要在孕期為母親創造一個和諧、安靜的環境,讓母親處于平靜、愉快的氛圍中。丈夫應該給予妻子更多的關心、體貼和溫柔,使她們盡可能感到舒適和情緒穩定。再加上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營養和適度的作息,這樣才能保證孕媽媽有一個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這也是父母對胎兒最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