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管促排期間使用普麗康的多是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等的不排卵癥狀,且對枸櫞酸克羅米芬治療無效的人。普麗康在試管嬰兒促排中可以讓女性的多個卵泡同時發育成熟,有利于醫生取出較多的卵子,提高胚胎的培養率,進而提高試管的成功率。該藥物是由基因重組因子生產的,生產過程中污染的概率很小,因此普麗康副作用比較小,安全性也有保障。但使用藥物的時候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隨意改變藥物注射劑量。

普麗康多用于不排卵女性和輔助生殖技術中的女性,對于輔助生殖技術中的女性來說,使用普麗康能加速卵子的生成與成熟,以便于為之后的取卵手術做準備。下面是在普利康的適用人群介紹:

1.普麗康多用于對枸櫞酸克羅米芬治療無應答的不排卵者(包括多囊卵巢病,即PCOD);

2.用于輔助生殖技術中超促排卵,例如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輸卵管內配子移植(GIFT)及卵漿內精子注射(ICSI)中,以獲得多個卵泡發育;

3.在IVF中,通常在最初的四次周期治療中,使用普利康獲得適宜卵泡的成功率保持穩定,之后逐漸下降。

一、為什么要隨訪?

1.了解試管嬰兒技術安全性

。1978年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在英國出生之后,全世界已有數百萬試管嬰兒寶寶降臨人世。40多年過去了,經過長期追蹤隨訪發現,試管寶寶與自然受孕孩子一樣健康。試管嬰兒技術的安全性得到了初步認可,隨訪工作功不可沒,仍需長期堅持。

世界首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與她的孩子們

2.接受衛生行政管理。

國家衛生健康委(原衛生部)文件要求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指定專人對接受人工助孕治療的患者進行信息追蹤和收集,并做好記錄。

3.對患者和社會負責。

建立長期隨訪制度,從小的方面看,對患者夫婦和試管寶寶負責,從大的角度說,對子孫后代和國家未來負責。隨訪有利于發現問題并及時處理,維護母嬰健康,促進優生優育。

二、

如何隨訪?

1.HCG隨訪

接受人工授精技術助孕的患者,術后16天,20天來醫院抽血,檢查是否妊娠;

接受試管嬰兒技術助孕的患者,移植術后的14天,18天來醫院抽血,檢查是否妊娠;

血HCG結果出來后,攜帶兩次化驗結果門診就診,由醫生根據化驗結果判斷是否懷孕和制定后續治療方案。

溫馨提醒

各醫院使用的化學試劑不同,敏感度不同,參考值范圍存在較大差異,我們除了要判斷結果是否陽性之外,還要看血值的增長速度,由此來預期后期的妊娠結局,建議大家來中心抽血。

2.孕期B超隨訪

血HCG檢查結果(陽性)提示懷孕的患者:

(1)

移植后35天來院行B超檢查

了解胚胎情況

B超檢查確診妊娠類型(宮內或宮外),了解孕囊數、胎心數,以及是否有胚芽和胎心搏動;

正常情況下移植后35天,通過腹部超聲即可見孕囊、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動(胎心),

如若未能探及,10天后需復查B超,若仍未探及則考慮胚胎停育

。

溫馨提醒

胚胎停育建議及時行清宮術

。停育胚胎長期存留于宮腔內可致使內膜機化,影響下次妊娠。建議在我中心清宮,方便將流產組織行絨毛染色體檢測,協助查找胚胎停育病因,指導下一步助孕方案。

(2)

植后70天來院行B超檢查,了解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NT)

B超檢查確定胎兒個數及進行NT(胎兒頸后透明帶厚度)測量。

胎兒頸部半透明組織的厚度,被認為是篩查唐氏綜合征(先天愚型)胎兒最有效的指標

,唐氏綜合征(先天愚型)胎兒有頸部軟組織水腫,而正常胎兒沒有此異常體征。有報道指出,如胎兒在早期妊娠中出現異常胎兒頸部半透明組織厚度表現時,其出現唐氏綜合征或其他三體綜合征的機會高出13倍。

(3)孕22-26周,行四維超聲檢查,了解胎兒發育情況

超聲系統檢查胎兒發育情況。孕20周以后胎兒肢體及主要臟器已經全部發育。四維彩超能多方位、多角度地觀察宮內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可以為早期診斷胎兒先天性體表畸形和先天性心臟疾病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如唇裂、脊柱裂、大腦、腎、心臟、骨骼發育不良等。

為了寶寶的健康,以上3個步驟建議不要省哦,有什么異常情況一定要隨時來醫院就診。

助孕隨訪指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_72xKx

3.孕期和分娩隨訪

(1)流產隨訪

接受輔助生殖治療的患者同自然妊娠一樣,有宮外孕、胚胎停止發育、流產等可能,請及時告知,為下一步的診治給予建議、指導:

a.病歷號和夫婦雙方姓名;

b.流產情況,包括:流產日期、孕周、流產方式(自然流產、藥物流產、人工流產、中期引產)、流產原因(外因、胚停、胎膜早破、宮頸機能不全、胎兒畸形等)、流產所在醫院等等。

(2)分娩隨訪

成功分娩的患者,孕37周以后分娩的胎兒都屬于足月產,孩子出生以后,請及時告知:

a.病歷號和夫婦雙方姓名;

b.分娩情況,包括:分娩日期、孕周、分娩方式(順產/剖宮產)、分娩所在醫院、寶寶性別、身長、體重、健康情況(良好/一般)、有無出生缺陷(如果有,請描述具體情況)等等。

(3)遠期隨訪:

新生兒出生后1歲、2歲、5歲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母親助孕后身體健康情況等。

作者:梁玉玲

審核:董悅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