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媽媽如果想要做試管嬰兒,是必須要提供結婚證、身份證,同時還要有試管嬰兒醫學指征檢查報告才行的,沒有這些手續單身媽媽是不可能在國內做試管嬰兒的。因為我國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女性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所以單身媽媽要么考慮國外做試管不要結婚證的醫院,要么選擇結婚做試管。

單身女性在我國是不允許做試管嬰兒的,再加上國家明令禁止第三方輔助生殖,這對于單身人士來說無疑是一道無法跨越的阻礙。下面就為大家具體介紹單身媽媽做試管要哪些手續:

7lLhD_研究發現:試管嬰兒并不會出現發育遲緩

1.結婚證:單身是不允許在國內進行試管助孕的,所以必須是已婚夫妻才行,這是硬性條件;

2.身份證:在我國國內做試管嬰兒,都是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明的;

3.護照/簽證:如果單身媽媽不想結婚,就可以去美國、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做試管嬰兒,其只需要有護照并辦理了簽證,就可以做試管。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8日報道,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通過體外受精(IVF)和其他方法出生的嬰兒發育正常,不會出現發育遲緩現象。

此前有研究認為,通過體外受精等輔助生育技術(ART)出生的嬰兒更容易早產或出生時體重偏低,這使得一些希望通過這一技術受孕的父母擔心孩子會“不正常”。

然而,由伊利諾伊州生育中心與拉什大學合作進行一項新的研究會消除了上述憂慮,且證明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出生的嬰兒與自然生育的嬰兒在重要階段的發育情況沒有差別。研究第一作者、伊利諾伊州生育中心的產科醫生、婦科醫生珍妮弗希什菲爾德齊特龍博士說:“由于擔心孩子出生后‘不正常’,許多父母不會接受生育治療。而這項研究有助于消除這一憂慮。”

已有研究表明輔助生育技術不會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然而,研究人員一直熱衷于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這一問題。希什菲爾德博士表示:“父母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孩子的行為,因此,從父母的角度分析兒童的發展非常重要。”

研究人員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對1881位家長進行了調查,調查他們的孩子在發育標志階段的發育情況。受調查的人中有229人(12.2%)通過輔助生育技術進行生育,其中78位使用了體外受精,91位服用了治療不孕的藥物,89位接受了宮內人工授精(即將精子置于子宮內),28位嘗試了多種方法。其余1652人為自然懷孕生產。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自然生育的兒童還是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出生的兒童,他們在不同發育標志階段的表現相同。

兒童的發育標志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規定,其中包括:兒童兩個月時應開始微笑,一歲時應在沒有幫助時下坐下,五歲時能夠說出完整的句子。兩個月大的兒童的發育標志可能是發出“喔”、“啊”等聲音、眼睛可以隨著物品移動或抬起頭。

該研究還發現,通過輔助生育技術出生的嬰兒比自然懷孕后出生的嬰兒在一歲時甚至達到了更多的發育標志,前者中擁有約四個發育標志的占90.6%,而后者僅有82.9%。

研究結果全文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太平洋海岸輔助生殖技術學會年會上公布。(實習編譯:潘婷 審稿:譚利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