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E60_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3月26日起實施
02:30
了解更多60歲失獨母親和雙胞胎女兒故事,可以點擊視頻。
5月12日是母親節。9年前,安徽合肥,時年60歲的失獨母親盛海琳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如今9年過去,孩子即將迎來9歲的生日,提起從懷孕到生產的10年經歷,盛海琳說,如果時間倒流,她會三思而后行。這9年來的養育孩子的經歷,盛海琳用四個字來概括:不堪回首。圖為2019年5月10日,盛海琳和智智慧慧在一起。
5月10日,攝影師再次來到盛海琳的家,令人意外的是,已經69歲的盛海琳依然為孩子生活在忙碌,為孩子教育在操心。“過去孩子小,我怎么說,她們怎么做。而如今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思想,感覺教育的壓力越來越大,更何況是兩個孩子。”圖為盛海琳開家長會回來后,兩個孩子迎上去詢問情況。
事件回放:盛海琳原本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名叫婷婷,1980年出生。女兒出生后,兩口子對女兒疼愛有加,盡自己的一切可能讓女兒幸福成長。婷婷上小學后,丈夫在外地工作,她便和女兒相依為命,母女倆感情非常深。1998年,婷婷考上大學不得不住校,加上軍訓很艱苦,特別想家,打電話時哭個不停。2005年,盛海琳退休后,更將生命的意義全部寄托在女兒身上。圖為盛海琳的大女孩的結婚照。
2008年9月,女兒結婚了后,盛海琳本以為可以安享晚年生活。沒有想到2009年正月初五,女兒跟隨丈夫回到老家當晚,兩人洗完澡回房休息,第二天早晨,小兩口就因煤氣中毒再也沒有醒過來。突然喪女,盛海琳無比心痛,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有些親友為了安慰她,建議她再生一個,如果不行就做試管嬰兒手術,這讓盛海琳有了試一下的想法。圖為2010年5月25日,待產的盛海琳,此時她已經60歲。
盛海琳自己也曾經是一名醫生,自己也知道自己這么高齡生孩子很危險,但她最終堅定了自己的決定。2009年3月,盛海琳致電在北京專家,探討自己進行試管嬰兒的可行性。專家認為盛海琳年齡太大,勸她不要冒險。盛海琳不想放棄,又找到南京一位從事試管嬰兒的專家,但還是遭到拒絕。圖為2010年5月25日,智智慧慧出生后,盛海琳老公抱著孩子。
2009年7月,盛海琳找到合肥一家醫院生殖中心醫生。他們被盛海琳感動,答應為盛海琳進行試管嬰兒手術,不過能否成功很難說。經過3個月的用藥調養,盛海琳身體各項機能都恢復得非常好, 2009年10月13日上午,盛海琳進行了試管嬰兒手術,將3個受孕成功的胚胎,移植到盛海琳體內。圖為2011年1月30日,盛海琳帶著一歲多的智智慧慧。
懷孕期間,盛海琳經歷了大出血、渾身疼痛和身體浮腫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和折磨。2010年5月25日9:05分,一對雙胞胎女兒智智慧慧提前來到人世間,盛海琳也因此打破了生育極限,成為當時中國最高齡的產婦。智智慧慧的到來,完全打破了整個家庭生活的節奏,盛海琳仿佛回到了30年前。圖為2013年9月8日,智智慧慧到機場迎接從外面回來的媽媽。
為了照顧孩子,最多時,盛海琳家里請了兩個保姆,一個管孩子,一個管生活。兩個孩子,最大的問題是開銷,她知道自己年歲已大,說不定哪一天就沒有了,因此除了管孩子,她考慮最多的就是,要趁著自己還能動,為孩子攢生活費,為孩子為了攢足夠的錢。圖為2017年2月18日,智智慧慧和媽媽在一起。
從孩子滿100天開始,盛海琳就開始四處奔波掙錢。這9年里,盛海琳跑遍了全國各大城市做講座,一年在外超過200天。然而生活中總是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意外。2015年,丈夫突然中風,所有的重擔都壓在盛海琳一個人身上,但她沒有別的選擇。圖為2018年5月12日,智智慧慧在家里玩耍。
9年過去,盛海琳的漸漸長大。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為了更多地陪伴孩子,盛海琳將兩個女兒從寄宿學校接了回來,在家門口的學校上學。雖然每天都有雇傭的阿姨接送,但教育都是需要她親自過問。“69歲,應該有什么樣的生活?我也想去旅游,去跳舞,去上老年大學,想和別的老人一樣打發晚年生活,但是我不能,老伴中風,兩個孩子只能依靠我一人。”盛海琳說。圖為2018年5月12日,智智慧慧在家里玩耍。
5月10日下午,盛海琳的雙胞胎女兒中的慧慧皮膚起疹子,被她帶去醫院檢查,然后下午4點參加學生家長會。家長會是盛海琳最怕面對的事情,對她來說,別人的孩子父母都很年輕,只有自己像一個奶奶。“現在年輕父母的教育方式已經和自己過去完全不一樣,而她也不能按照過去教育大女兒的方式去教育這兩個孩子,只能摸索一條自己的方式。”圖為5月10日,盛海琳參加兩個孩子的家長會。
如今,盛海琳依然忙著給孩子掙錢,常常需要全國各地出差,出差的時候,每天都有和孩子們通幾個電話。不出差的時候,每天早晨6點鐘就得起床,有時候會出去出差,晚上12點多鐘,甚至一點多才睡覺。“只有孩子們睡著了的時候,這一段時間才是自己的私人空間,可以上網,或者看書看電視。”圖為智智慧慧放學回家。
盛海琳去參加家長會,慧慧被阿姨送到學校門前的一個學生托管點去和智智一起做作業。自從在家門口上學后,智智慧慧每天放學后都是到托管點去完成作業。盛海琳說,自己沒有精力,也沒能力去輔導孩子的作業,只要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盡量用錢解決。圖為5月10日,智智慧慧在托管點做作業。
更讓盛海琳焦慮的是,智智慧慧雖然是雙胞胎,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個人的性格差別越來越大。智智安靜,學習成績相對也很好,而慧慧則好動,喜歡舞蹈和彈鋼琴,學習成績比姐姐要差很多。在一起,兩個人還經常爭吵。考慮再三,她在征求孩子意見后,決定今年9月開始,智智留在家中繼續讀書,慧慧則將被送到北京專門學習舞蹈。圖為5月10日,智智慧慧在玩耍,兩個人性格現在差異很大。
下午6點鐘左右,智智慧慧完成作業后一道回到家中。十分鐘后,盛海琳也結束學校的家長會也回來了。看到媽媽回來,兩個孩子都圍攏過來,詢問老師說些什么。盡管盛海琳從老師那里得到孩子一些負面的消息,特別是慧慧,但她還是先表揚了兩個孩子,然后逐個指出她們的問題。圖為5月10日,媽媽和慧慧交流。
母親回到家中,智智要過手機去玩,但慧慧卻悄悄向媽媽申請,想到樓下去玩滑板。最后盛海琳只能分別答應。看著孩子們各自去玩,盛海琳一聲嘆息。在常人眼中,特別是那些失獨母親眼中,她60歲生了兩個女兒,如今孩子越來越可愛,應該是非常幸福和開心。然而卻沒人知道她這從懷孕到孩子9歲的10年來,經歷了什么“如果時光倒流,我會對當初的選擇更加慎重。”圖為5月10日,慧慧獨自一人在樓下玩。
盛海琳說,因為自己的這段經歷,每年要面對無數失獨母親的咨詢,而她都給以忠告。盛海琳說,去年北京67歲懷孕的那位失獨母親,后來也有媒體找她征詢意見。她給出的建議讓人意外,她說醫院拒絕沒有錯。如果有錢,生娃也沒錯,但得考慮能不能生得下來。圖為5月10日,智智慧慧在看手機。
“現在醫患矛盾這么緊張,沒有人敢打包票能夠讓她將孩子生下來。我60歲,懷孕幾個月,幾次經歷生命危險,她懷孕時比我大8歲,比我還要困難,風險更大。”盛海琳說,自己從懷孕前準備到懷孕期間,花費了幾十萬,原本以為自己只要能夠生下來就能養得活,卻從來沒有考慮到以后怎么樣。“現在看來養孩子,比當初生孩子還要難。”圖為5月10日,智智慧慧站在窗臺上看樓下。
“我現在這么辛苦,就是要給社會一個交代,我會對孩子負責到底。”盛海琳說,在當初生雙胞胎女兒時,備受社會關注,也惹起爭議。其中也有很多網友認為她自私,自己這么大年齡還生孩子,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未來,給社會增加負擔。盛海琳說,現在自己沒有快樂,這么拼就是想向那些非議者證明一下,但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圖為5月10日,慧慧在玩自己養的小老鼠。吳芳/攝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21日,北京醫保局對外公布,
將16項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并于3月26日正式實施。
>這給許多想要生育“試管嬰兒”的女性,提供了更多支持。在北大人民醫院的生殖科門診,得到部分輔助生殖技術將納入醫保的消息后,有不少患者來現場咨詢相關細則。
患者:
>“以前都是自費,現在部分納入醫保能多一些福利,要二胎或三胎,希望國家能夠支持一些。 ”
記者了解到,在輔助生殖的技術中心,需求量最大的就是“試管嬰兒”技術,這項技術包括檢查和治療單次的費用約在3.8萬元至5萬元之間,有半數以上的患者需要兩次或兩次以上治療才能成功。患者汪女士今年32歲,結婚已經五年了,今天她是第一次來就診以及咨詢醫保細則。
患者汪女士:
>“部分納入醫保,我昨天才知道,我跟我愛人開玩笑,我說這天助我也,覺得納入醫保還是能給很多人提供方便的。 ”

記者從北京市醫保局了解到,16項納入醫保甲類報銷范圍的輔助生殖技術的項目價格從180元到5000余元不等,項目類型則涵蓋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與培養等多種醫療服務。其中單項價格最高的是胚胎單基因病診斷技術,為5050元。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新政策的出臺,或許會讓不少因為價格原因放棄治療的女性,重燃希望。與此同時,專家也建議,擴大輔助生殖醫保報銷范圍尚需時間,治療不孕癥,要越早越好。
北大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沈浣:
>“我們醫院其實從昨天開始就接到了很多咨詢電話,有些病人說,這個月先不做了,等政策落地了再做,這樣能節省相當一部分費用。”
從事輔助生殖技術二十多年的沈主任告訴記者,之前有很多患者因為費用問題,放棄了治療,政策落地后,估計相關就診量會有一定幅度提升,
據了解,醫保政策落地后,從實驗室的胚胎培養到胚胎移植這個周期的治療大約將節省10000元到14000元不等。
>北大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沈浣:
>“對不孕癥的治療來說,年齡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越早治療成功的機會就越大。試管嬰兒費用報銷有一定的比例,還有一部分是報不了的,如果是在等著未來的一些政策,化驗檢查的一些報銷或者是藥物的報銷,這個可能還需要有一段時間。”
專家告訴記者,
北京作為首個將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的地區
>,相關措施的實施將對全國其他地方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馮文猛:
>“從去年開始,其實有很多政策出臺,我覺得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示范。對于我們解決大的生育問題,讓更多的人想生孩子能生出來,進而提升我們的生育水平,提供一個良好地助推。”
來源:央視財經
【來源:沈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