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tǒng)習題題庫

內容來自用戶:儒泊紫玥周圍神經系統(tǒng)(一)名詞解釋1脊神經節(jié):指位于脊神經后根在近椎間孔處的膨大部分,含感覺性的假單極神經元胞體。2.交感干:是椎旁節(jié)借節(jié)間支連接而成的串珠狀結構,位于脊柱兩側。(二)填空題1.周圍神經系統(tǒng)包括脊神經、腦神經和內臟神經。2.脊神經共有31對,其中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3.脊神經前支構成的神經叢有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4.臂叢是由第5~8對頸神經的前支和第1對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纖維組成,該叢在鎖骨后方比較集中。5.胸神經前支保持明顯的節(jié)段性,第2對胸神經分布區(qū)相當于胸骨角平面,第4對胸神經分布區(qū)相當于男性乳頭平面,第8對胸神經分布區(qū)相當于肋弓中點連線平面。6.坐骨神經經梨狀肌下孔出盆腔,再經股骨大轉子與坐骨結節(jié)之間至大腿后面,在腘窩上角處分成脛神經和腓總神經。7.腓骨頸骨折可損傷腓總神經,將出現(xiàn)小腿外側群肌和小腿前群肌癱瘓。8.感覺性腦神經是ⅠⅡⅧ對腦神經,運動性腦神經是ⅢⅣⅥⅪⅫ對腦神經,混合性腦神經是ⅤⅦⅨⅩ對腦神經。含有副交感纖維的腦神經是ⅢⅦⅨⅩ對腦神經。9.動眼神經自中腦腳間窩出腦,經海綿竇前行,穿眶上裂入眶。10.三叉神經3個大分支是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其感覺纖維的分布在體表大致以12.A.中樞神經系統(tǒng)?C.二、多項選擇題:2A.A.A.15.

神經系統(tǒng)復習題

內容來自用戶:喜愛婷0923。名詞解釋:1。神經核9、菱形17、交感神經干2、神經節(jié)10、灰質(皮質)18、白色交通支3、馬尾11、硬膜外腔19、灰色交通支4、內囊12、神經20、終池5、紋狀體13、腦動脈環(huán)(威利斯環(huán))6、蛛網(wǎng)膜下腔。2.盡量描述軀干和四肢的淺層感覺傳導通路(要求分別說明感受器的位置、三級神經元體的位置、交叉位置、重要走行及其位置和投射區(qū))。(可用箭頭表示)(小指針刺引起疼痛和手回縮的神經傳導通路是什么?(針刺足內側緣引起疼痛,引起足回縮。這條神經傳導通路涉及哪些神經、神經節(jié)、核和纖維束?) 3.嘗試描述軀干和四肢的深層感覺傳導通路。(可用箭頭表示)(要求分別說明受體的位置、三級神經元體的位置、交叉位置、重要走行及其位置和投射區(qū)域)。4.請描述錐體系統(tǒng)的具體傳導路徑。(可以用箭頭表示)5。用右眼看東西時,神經沖動通過什么結構到達視覺中心?(要求:各級受體和神經元的名稱和位置,神經纖維走行和中樞位置。可以依次用箭頭表示。) 6.患者的右內囊受損。患者可能會損傷哪些主要結構?會出現(xiàn)哪些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案例一。

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檢測題(神經系統(tǒng))綜述

內容來自用戶:云雨科技1草壩中學七年級下生物神經系統(tǒng)6、科學家為了證明某一觀點先后做了如下兩個實驗:(1)破壞蝌蚪的甲狀腺,發(fā)現(xiàn)蝌蚪停止發(fā)育,不能發(fā)育為成蛙;(2)在飼養(yǎng)缸的水中放入甲狀腺激素,破壞了甲狀腺的蝌蚪又發(fā)育為成蛙。這兩個實驗可以證明()12A、甲狀腺能分泌甲狀腺激素B、甲狀腺激素能促進幼小動物個體的發(fā)育C、生長激素能促進蝌蚪的生長D、A和B7、下列關于神經調節(jié)與激素調節(jié)的說法,其中不.正.確.的是()23A.內分泌腺可作為反射弧上的效應器,神經元也可成為某些激素作用的對象B.神經調節(jié)信息的傳導途徑是反射弧,激素傳送的方式主要靠血液循環(huán)C.每個反射弧都有特定的效應器,每種激素卻不存在專門的作用部位D.神經調節(jié)在整體上起主導作用,激素調節(jié)也會顯著34地影響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8、對下列人體異常生理狀態(tài)的解釋錯誤的是()A.醉酒時,人走路東倒西歪,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小腦,影響了人的平衡功能B.發(fā)高熱的病人出現(xiàn)消化不良現(xiàn)象,主要原因是體溫過高影響了各種消化酶的活性C.煤氣中毒時,人體會出現(xiàn)45嚴重缺氧癥狀,原因是CO與血紅蛋白牢固結合,影響了血紅蛋白的運氧功能D.糖尿病人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主要原因是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9、下列有關人體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A.如果成年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患肢端肥大癥B.如果幼年時期生長激素56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C.食用

神經系統(tǒng)問題能檢測出來嗎

神經系統(tǒng)相關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CT、MRI,血管檢查包括MRA、CTA、MRV。血管檢查的金標準是腦血管造影。神經系統(tǒng)電生理檢查包括肌電圖,有助于診斷中樞神經、周圍神經和肌肉疾病。適應癥:脊髓疾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肌肉接頭異常和肌肉組織疾病。視覺誘發(fā)電位:主要用于視力障礙、視力突然喪失、視神經炎、多發(fā)性硬化、前視通路壓迫性病變。P100波潛伏期是最有價值的。腦干誘發(fā)電位:可確定病變部位,初步判斷病變性質。包括神經性耳聾和聽力障礙的判定,以及多發(fā)性硬化和聽神經瘤的早期診斷。它還可以評估昏迷患者的治療效果。體感誘發(fā)電位:可以判斷周圍神經、脊髓、腦干、大腦是否有病變,也是判斷腦死亡的標準之一。腦電圖的臨床意義:區(qū)分器質性和功能性腦疾病,如驚厥、精神障礙、耳聾和失明。各種腦部疾病的輔助診斷、鑒別診斷和定位;常用于癲癇、腦腫瘤、腦外傷、顱內血腫、腦炎、腦寄生蟲病、腦血管病等腦病及昏迷患者。了解疑似系統(tǒng)性疾病導致腦損傷的患者是否涉及大腦。跟蹤腦部疾病的變化、療效和腦發(fā)育情況。經顱多普勒和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可用于篩查顱內大血管疾病;了解腦血流微栓子的檢測;篩選頸部動脈的臨床病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