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多發(fā)性骨髓瘤的實驗室指標

?多發(fā)性骨髓瘤(MM) 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生的疾病,多發(fā)性骨髓瘤常見癥狀有持續(xù)性的無法解釋的骨骼疼痛(特別是在背部或胸廓),腎功能衰竭,反復發(fā)生細菌性感染(特別是肺炎球菌性肺炎)等,.病理性骨折和椎骨壓縮也較常見,多見于60 歲以上的老年人。1 :血涂片及骨髓涂片檢查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細胞 15 % ,血涂片中無或有少量骨髓瘤細胞。2: M蛋白M 蛋白是惡性漿細胞在骨髓內無節(jié)制的增殖并產(chǎn)生的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檢出此蛋白是診斷多發(fā)性骨髓瘤重要的實驗室據(jù)。M 蛋白含量多少常可反應病情的輕重及療效壞。 3: 本周蛋白( BJP)BJ P 檢測對輕鏈的診斷是必不可少的,并對MM 的診斷、鑒別和預后判斷均有一定幫助4 :膽堿酯酶( CHE) MM 屬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可導致CHE明顯降低,但尚需做進一步研究明確CHE 與病程及預后。5 :血清鈣MM 患者因異常漿細胞(骨髓瘤細胞) 浸潤骨髓,并分泌破骨細胞激活因子( IL - 6) ,促進骨吸收,造成廣泛性骨質損害而脫鈣,因此患者可出現(xiàn)高鈣血癥。研究發(fā)現(xiàn)eta;2 - MG、CRP 與MM 分期中各指標有明顯相關性,而與年齡、完全緩解率無關,eta;2 - MG、CRP 異常升高,可預示早期死亡,但不能預示治療的反應。eta;2 - MG主要與骨髓瘤細胞負荷有關,而CRP 與IL - 6 水平有關,eta;2 - MGCRP 作為MM 病情及預后因素指標有一定的指導意義7 : IL - 6、可溶性IU- 6 受體( sIL - 6R)MM 患者血清IL - 6 活性顯著增高8: 凝血酶調節(jié)蛋白( TM)。MM 是廣泛溶骨性惡性腫瘤,可能存在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等病理狀態(tài)。動態(tài)檢測血漿TM(PTM) 有助于對化療效果或病情變化的評價,進一步發(fā)現(xiàn)合并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的PTM 水平極度升高,故檢測PTM 也可作為預示MM 復發(fā)和判斷有無合并腎功能衰竭的輔助性參考指標。9 :P170 糖蛋白P170 糖蛋白是腫瘤細胞多藥耐藥(MDR) 的重要特征。MM 患者的多藥耐藥除P170 高表達以外,還存在其他參與機制,可能與非Pgp 介導的MDR 有關,具體發(fā)生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10 : Fas檢測 sFas 對多發(fā)性骨髓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療效觀察以及預后判斷具有一定價值,通過調控mFas 和sFas 受體的表達能促進細胞凋亡,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途徑。11 : Rb 基因。文獻報道多數(shù)惡性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可有Rb 蛋白表達缺失。提示Rb 基因失活或表達減少可能與MM 的發(fā)病有關。Rb 蛋白陰性是影響化療療效的獨立負性因素,預示著該類MM 患者較難治療。12 : IgH- MMSET融合基因核型異常在MM 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中MM患者IgH - MMSET 融合基因是由于t (4 ;14) 所形成,其發(fā)生率為12. 0 % , IgH - MMSET 融合基因的出現(xiàn)可能是MM 患者預后不良的指標之一。13 : 血清尿酸MM 屬于惡性增生的漿細胞侵犯骨髓產(chǎn)生的溶骨性病變,大量分解的瘤細胞引起血清尿酸含量上升,如其含量增高,而腎臟排泄力下降、阻滯,嚴重者可導致高尿酸血癥。

癌癥是很嚴重的腫瘤,癌癥的病人做基因檢測非常有必要,因為基因檢測是指導、選擇靶向藥物使用的依據(jù),只有通過基因檢測才知道使用哪個靶向藥物治療效果最好。

病人通過基因檢測,有基因突變的病人使用相應的靶向藥物治療才會有明顯的療效,如果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不適合使用靶向藥物治療。癌癥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化療、放療、靶向藥物治療等等,靶向藥物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產(chǎn)品概述

評估EGFR、ALK、KRAS、BRAF、ERBB2、RET、PIK3CA、ROS1 8個相關基因突變情況,指導非小細胞肺癌靶向用藥。

產(chǎn)品特點

1.精確指導肺癌個體化用藥,使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案;2.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控療效、耐藥及復發(fā)情況;

適用人群

1.初次就診,希望得到最優(yōu)用藥方案的肺癌患者;2.無法手術或不耐受穿刺的肺癌患者;3.用藥方案療效不佳期望更好用藥方案的肺癌患者;4.治療過程中發(fā)生復發(fā)、耐藥或轉移,需重新制定用藥方案的肺癌患者;

檢測基因

EGFR ALK KRAS BRAF ERBB2 RET PIK3CA ROS1 

產(chǎn)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