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臨床上先發現顱內轉移、再查出肺內病灶的情況不少見。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四肢肌力減低、感覺異常、偏癱、視力下降、昏睡、癲癇等癥狀,要警惕腦轉移。

近年來肺癌腦轉移的發生率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肺癌中約有1/3的患者發生腦轉移,而腦轉移腫瘤中,來源于肺的原發腫瘤最為常見。 肺癌腦轉移多數出現在肺癌確診后的一年內。臨床上先發現顱內轉移、再查出肺內病灶的情況不少見。有肺癌病史的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四肢肌力減低、感覺異常、偏癱、視力下降、昏睡、癲癇等癥狀,要警惕腦轉移。增強CT和增強磁共振掃描是可靠的診斷手段。

顱內轉移病灶會造成神經系統的功能障礙,這對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雖然腦轉移瘤的治療均屬姑息性,但臨床實踐仍表明,有效地控制顱內轉移有積極意義。

外科手術、放療、化療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是現今肺癌腦轉移瘤的常用治療手段。由于肺癌腦轉移多數是邊界清楚的圓形病灶,放射生物學特性為早反應組織,因此適用于放射外科治療。其中以伽瑪刀、X刀為代表的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技術,因其療效確實而治療創傷小,日漸成為治療肺癌腦轉移瘤的重要手段。

伽瑪刀不僅適合單發的肺癌腦轉移,也適合多發、復發以及位于手術禁區的轉移瘤。伽瑪刀治療對患者全身狀態的要求相對要低,因此為部分一般情況較差患者帶來治療的機會。

伽瑪刀治療肺癌腦轉移理想的適應證是: (1) 轉移瘤體積較小,最大直徑小于3厘米; (2) 無嚴重的顱內高壓; (3) 手術和全腦放療后復發; (4) 病灶位置深在; (5) 患者基礎狀態差,預計無法耐受外科手術或全腦放療等患者。

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表明,伽瑪刀治療肺癌腦轉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可達80%以上,對孤立、較小病灶的控制率更高,治療后的嚴重并發癥少。部分患者在顱內轉移瘤得到控制后,肺部原發病灶還可以獲得體部伽瑪刀治療,甚至手術切除的機會。

癌癥是很嚴重的腫瘤,癌癥的病人做基因檢測非常有必要,因為基因檢測是指導、選擇靶向藥物使用的依據,只有通過基因檢測才知道使用哪個靶向藥物治療效果最好。

病人通過基因檢測,有基因突變的病人使用相應的靶向藥物治療才會有明顯的療效,如果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不適合使用靶向藥物治療。癌癥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化療、放療、靶向藥物治療等等,靶向藥物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產品概述

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檢測20個肺癌常見靶向藥物相關基因的點突變、小片段缺失、擴增及融合情況,同步解析敏感突變與耐藥突變,輔助臨床醫生綜合指導肺癌患者的個體化用藥。

產品特點

1.檢測基因包括20個肺癌靶向治療關鍵基因,NCCN臨床實踐指南推薦檢測基因全覆蓋;2.變異類型包括點突變、插入缺失、擴增、融合等;3.人工專業遺傳信息解讀,同時參考OMIM、Clin-Var、FATHMM、COSMIC、PharmGKB等國際權威數據庫和內部數據庫,避免遺漏位點,真正做到有效解讀;

適用人群

1.在腫瘤被確診后,尋求更適合自己用藥方案的患者;2.腫瘤用藥療效不佳,希望尋求更優用藥方案的患者;3.傳統檢測后未發現可用靶藥,尋求更多靶藥用藥機會的患者;4.出現耐藥現象,需要更換治療方案的患者;5.有腫瘤家族史的實體瘤患者;

檢測基因

EGFR ALK ROS1 RET MET KRAS BRAF NTRK1 NTRK2 NTRK3 NRAS ERBB2 PIK3CA BRCA1 BRCA2 ATM KIT PDGFRA DDR2 HRAS 

產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