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的,所以媽媽基本上都是靠著自己的猜測和經驗來照料寶寶,尤其是在寶寶吃奶的時候,有時候寶寶已經吃飽了,但是媽媽卻不知道呀,感覺寶寶沒有平時吃得多,就會一直給寶寶喂奶,但是這種行為最明顯的后遺癥就是寶寶會被過度喂養,有可能會阻礙寶寶的正常發育!
  所以我們的媽媽一定不要每次都讓寶寶吃撐,遵循按需喂養的原則才是最重要的,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嬰幼兒寶寶有哪些表現的時候,說明已經被過度喂養了呢?媽媽可別不當回事!

undefined

  寶寶出現這些情況,說明被過度喂養了
  1.寶寶的大便異常
  寶寶便便的顏色是能夠觀察出寶寶的身體狀況的,寶媽在給寶寶換尿片的時候最好觀察一下寶寶的便便,其實寶寶的便便是不那么的臟的,但是對于寶媽而言非常的有用,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是如果寶寶的便便呈綠色還氣泡泡,如果寶寶沒著涼沒上火身體健康,很有可能就是寶媽給孩子喂了太多了,寶媽可以想想每天給孩子喂了多少。
  2.寶寶排便量減少
  寶寶消化不良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消化不良伴隨的就是寶寶便秘,很多媽媽這個時候就會給孩子使用益生菌催便,但有的時候益生菌使用過多或是過于頻繁是非常容易使孩子的消化系統失調的,孩子如果排便量減少,無論小便還是大便都減少,就不一定是便秘了,很可能是寶媽過度喂養了,寶媽平時可以根據換紙尿褲的次數和換下來紙尿褲的重量進行判斷。
  3.寶寶肚子脹氣
  很多寶寶都會出現脹氣的情況,如果寶寶出現這種狀況,媽媽除了平時要幫寶寶進行按摩之外,最好也要看看寶寶時因為什么脹氣,因為寶寶肚子脹氣會非常的不舒服,除了可能是腸胃狀態不好導致的,也可能是寶媽給孩子喂了太多導致的,如果寶寶經常脹氣,寶媽就要留心一下寶寶的食量了。

undefined

  4.寶寶經常吐奶
  如果寶寶經常吐奶,而且每次吐的比較多,很可能是寶媽給孩子吃了太多的,因為孩子的腸胃功能比較弱,胃容量比較小,吃了太多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如果寶寶出現吐奶媽媽就要停止喂奶了,有的時候喂奶的時候寶寶開始東張西望或是主動不吃了,都很可能是寶寶吃飽的信號,寶媽就要停下來了。
  判斷寶寶有沒吃飽的小技巧
  看寶寶體重是否按月增加,并且達到了相應階段的正常值。
  看寶寶吃完奶后情緒好不好,是否能安靜地睡2~3個小時或玩耍一會兒。
  看寶寶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黃色軟膏狀。
  看寶寶吃奶時間是否在15~20分鐘,過長有可能是媽媽奶水不足。
  小建議
  其實喂養3個月以內的嬰兒不是定時喂養,應按需(饑餓需求)喂養。
  剛出生的嬰兒,需求喂養沒有規律;大約兩周后逐漸形成2-3小時為周期的喂養。
  嬰兒清醒期間,喂養間隔會短;睡眠時喂養間隔會長。每日7次喂養為宜。
  大家不要擔心健康嬰兒睡覺期間會出現低血糖等問題。我們應該漸漸幫助寶寶養成夜間逐漸睡長覺的習慣,才有利于寶寶身體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