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光明區的一位家長曝光了其孩子學校配餐公司的情況,引發了社會關注。家長在到訪配餐公司后發現,配餐公司的食品安全問題嚴重,存在使用凍品和預制菜,以及廚房設施臟亂等問題。這引起了深圳市光明區外國語學校的重視,學校已經開始與配餐公司進行溝通和整改,并計劃重新招標配餐企業。同時,學校還表示將加強對配餐公司的監督管理,以保障學生的飲食安全。

99.png

  家長表示,現場查看發現不少食材是凍品,面點也有預制的。

  學生家長丁女士表示,實際上是預約過去檢查,去配餐公司看到食品安全等各方面都比較差,工具上都有長霉。

  “之前小學生全部在吃預制菜,現在1到6年級都是家長送餐,大概有3千人左右吧”。丁女士說,因為人數太多,都沒有地方坐了。

  丁女士稱,家長扎堆給孩子送餐實屬無奈,希望能夠在食堂統一就餐。

  9月20日,深圳市光明區外國語學校發布情況通報稱,近日,一則該校家委會突擊檢查校外配餐公司情況的視頻引發網民關注。

  9月19日上午,該校組織家委會代表到校外配餐公司檢查配餐情況,相關視頻在網上傳播。針對視頻中反映的制餐點食品加工制作相關情況,該公司屬地市監部門已介入調查,將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同時,該校積極與家委會和家長代表溝通,一方面督促該配餐公司落實整改,另一方面根據家長代表意見,正協商家委會啟動配餐企業的重新招標程序。

  通報提到,“食品安全無小事,我校將在有關部門指導下,堅持加強對校外配餐企業的監督管理,全力保障廣大師生飲食安全”。

  預制菜進校園愁壞家長,有人辭職給娃送飯!

  注預制菜進校園的問題。家長們普遍擔憂,預制菜可能存在的長期食用健康問題。一些家長甚至選擇辭職,每日給孩子送飯以保證飲食安全。家長們希望學校和配餐公司能公開透明的制餐過程,讓家長和學生有選擇的權利。間,“預制菜進校園”一事就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多地家長在各大平臺上都表達了擔憂。

  江西省贛州市蓉江新區的多名中小學生家長發視頻吐槽,稱由于當地中央廚房供餐配送不及時、服務人員不足,開學第一天就出現了數百名孩子下午3點還沒吃午飯的情況,有的孩子吃了還拉肚子。目前贛州市蓉江新區已停止對全區幼兒園進行中央廚房配餐。

  對此,一些專家表示,盡管預制菜是一個新興事物,具體對健康的影響尚未明確,但在孩子們身上不能操之過急,食品安全應該更為審慎對待。他們建議,在引入預制菜之前,應進行科學論證和評估,確保符合學生的營養要求。

  多名中小學生家長發布視頻,抱怨當地給學生統一配送的午餐存在速度慢、質量差、口感不佳等問題。其中一位家長還在視頻中曬出午餐,稱孩子反饋餐食中的肉非常咸,菜葉發黃,腐竹很酸,孩子根本吃不下。

  視頻中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并沒有吃完飯菜,餐盒內飯菜剩下了大半。

  最近,對于中央廚房集中配餐的擔憂正在多地蔓延,家長們紛紛擔心學校的統一配餐含有預制菜,長期食用會對學生的健康不利。

  有家長稱,預制菜可以吃但不適合所有人,在孩子飯菜上不應該節約時間和成本。有家長認為,可以做預制菜,但是必須公開透明,讓大家監督,讓大家可以選擇。

  一位來自無錫的家長對記者表示,她已因此事辭職,現在每天給孩子送飯,“我娃班里就兩個送飯的,但是那些沒時間送飯的也堅決抵制”。

  該家長稱,孩子學校是統一配送的半成品,葷菜是半成品,素菜洗好切好放塑料袋裝著,隔一天送去學校。對這種方式她明確反對,“做過飯的都知道這種肯定會變質的”。

  “有的地方學校統一配送的食材都是新鮮食材,不是這種半成品,青菜是一顆一顆的,肉類也都是新鮮的,如果是那種我可以接受。”她表示。

  對于近年來熱門的預制菜,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厲曙光教授在上海電視臺的報道中表示,只要遵守相關法規,預制菜的安全性并無須過度擔憂。然而,安全并不一定意味著健康。對于未成年人這一特殊群體,他們的食品安全應該比普通成年人更為謹慎。

  當預制菜推進到校園,多個因素都可能影響其安全性,包括原材料的選取,清洗切配的過程,以及運輸等環節,都需要引起注意并強化監管。此外,食品包裝材料在預制菜進入學校后也是一個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廣東碧桂園實驗學校校長陳錢林在中國新聞周刊中明確表示反對預制菜進校園。他認為,預制菜作為一種新事物,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仍未知,“我們不能在孩子身上進行試驗”。

  對未成年學生來說,他們的飲食安全關乎他們的身體發育和健康。因此,在引進預制菜之前,需要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評估,以檢驗是否符合學生的營養需要。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倉促引入預制菜至校園必將遭到家長以及學生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