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專家介紹我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當前,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時期。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疾控局持續開展呼吸道疾病監測和形勢研判,推進流感疫苗接種,定期調度各地醫療資源供給和診療工作情況,有針對性地加強工作指導,組織經驗交流和技術培訓。

image.png

  監測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認為,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

  各地要科學統籌醫療資源,落實分級診療制度,跨科跨院調劑力量,發揮醫聯體作用,提高一般性感染的診療能力和重癥識別轉診效率;

  要努力增開相關診室和治療區域,適當延長服務時間,加強藥品供應保障,發揮中醫中藥作用,最大限度提高接診能力和診療規范化水平;

  要向社會及時公開、持續更新提供兒科、發熱門診等服務的醫療機構信息,發揮互聯網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方便群眾就近就便有序就醫;

  要做好學校、托幼機構、養老院等重點人群密集場所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流動和探訪。

  在此也提示大家:

  要堅持戴口罩、多通風、勤洗手的衛生習慣,倡導“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積極接種相關疫苗。有呼吸道癥狀時要做好防護,保持社交距離,避免家庭、單位內交叉傳染。大醫院人員密集、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較高,家里如有兒童患病癥狀較輕,建議首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綜合醫院兒科就診。

  目前,全國各省份衛生健康部門已在官方網站和政務微信平臺公布了本地可以提供兒科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信息,并將及時更新。

  不同年齡群流行的主要病原體詳解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表示,多病源監測結果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齡群體流行的主要病原體不同:

  1-4歲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為主,

  5-14歲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腺病毒為主,

  15-59歲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為主,

  60歲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狀病毒為主。

  國家衛健委:建議能接種疫苗的盡量接種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有的是由細菌引起。在病毒性疾病當中,常見的有流感、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還有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病,還有腺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這是病毒類疾病。細菌性疾病,像流腦、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還有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這些都屬于細菌性疾病。

  目前,有疫苗可預防的總的傳染病大概有40多種,其中有一部分屬于呼吸道傳染病。像麻疹、腮腺炎、風疹、水痘、流感,這些病毒性疾病都有疫苗可以預防。另外,像流腦、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性疾病、流感嗜血桿菌疾病,也可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我國通過免疫規劃的實施,一些呼吸道傳染病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一個是過去廣泛流行的白喉已經連續十幾年在中國沒有病例了。另外,麻疹是過去常見的傳染病,如果不接種疫苗,幾乎每個兒童都會得上,最高的年份報告的麻疹病例接近1000萬,去年實際報告上來的病例不到600例。另外,百日咳這種疾病,過去沒有疫苗的時候,或者疫苗不普及的時候,發病人數最高超過了200萬,現在已經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下降幅度達到99%以上。

  以上就是疫苗接種所取得的成效,跟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高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目前呼吸道疾病流行的情況下,建議大家按照免疫程序,根據相關的疫苗接種建議,能夠接種疫苗的盡量接種疫苗,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