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榆林的一個普通小鎮(zhèn),有一位老奶奶,名叫陳桂珍。她有一個特別的寶貝,那是一只塑料手鐲,看似普通,卻承載了她和孫女之間深厚的情感。

  十二年前的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孫女雷女士,當(dāng)時還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在小鎮(zhèn)的2元店里閑逛。她的目光被一只塑料夜光手鐲吸引,她覺得這只手鐲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異常美麗。于是,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只手鐲,作為禮物送給了親愛的奶奶。

  雷女士沒有想到,這只手鐲成為了奶奶心中永遠(yuǎn)的珍寶。陳桂珍老人戴上這只手鐲,無論是洗衣做飯還是走親訪友,從不離身。其他的首飾都被束之高閣,唯獨(dú)這只塑料手鐲始終陪伴在她的手腕上。

  “這只手鐲雖然只花了2元錢,但在我心中是無價之寶?!标惞鹫淅先诵χf,“它代表了孫女對我的愛和關(guān)心,讓我感到無比溫暖?!?/p>

  時光荏苒,雷女士已經(jīng)長大成人,看到奶奶如此珍視那只手鐲,她決定為奶奶買一只更貴重的手鐲作為禮物。她在珠寶店精心挑選了一只玉手鐲,希望這只手鐲能陪伴奶奶更長時間。

  當(dāng)雷女士將新的手鐲送給奶奶時,陳桂珍老人眼中泛起了幸福的淚光。她輕輕撫摸著新的手鐲,感慨萬分:“這只手鐲雖然貴重,但在我心中仍然無法取代那只塑料手鐲的位置。”

  原來,那份深深的情感早已扎根在老人的心中,那份來自四元的珍貴情感,是任何物質(zhì)都無法替代的。

  無獨(dú)有偶,另一位網(wǎng)友也分享了自己跟奶奶的故事。

  那一年,我初踏入社會,為了證明自己,也為了能給奶奶一個驚喜,我努力地工作,終于在一個月后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我清楚地記得,當(dāng)時的心情是既興奮又激動,仿佛看到了奶奶臉上綻放的笑容。

  我跑遍了整個城市,終于找到了一雙適合奶奶的皮鞋。那雙鞋是深棕色的,鞋面柔軟,鞋底舒適,我知道這雙鞋一定很適合奶奶。

  當(dāng)我興高采烈地把鞋送給奶奶時,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孩子,這雙鞋真漂亮,我很喜歡。”然而,令我不解的是,奶奶并沒有經(jīng)常穿這雙鞋。每次回老家,都看見那雙鞋整齊地?cái)[在鞋柜里。

  我問媽媽:“為什么奶奶一直不穿我給她買的鞋?”媽媽沉默了片刻,告訴我:“你奶奶說,這雙鞋要等到她去世那天再穿。”聽到這個回答,我的心里五味雜陳。

  時光荏苒,16年過去了。那天,奶奶突然病重,送到醫(yī)院后已是無回天之力。在為奶奶整理衣物時,我看到那雙依舊嶄新的皮鞋擺在鞋柜里。我含著淚告訴自己,一定要讓奶奶穿上這雙鞋。

  在奶奶生命的最后時刻,我輕輕地對她說:“奶奶,您穿上那雙鞋吧,這樣您就可以安心地走了。”奶奶微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她慢慢地坐起身,穿上了那雙鞋。那一剎那,我看到她臉上流露出的安詳和滿足。

  我知道,這是奶奶與我之間的一個約定,一個跨越了16年的約定。她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她已經(jīng)收到了我的愛。而我,也永遠(yuǎn)不會忘記這個約定,因?yàn)檫@是我和奶奶之間最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