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撒謊是家長最頭痛的事,這讓人擔心將來會形成習慣,難以改正。實際上,孩子愛撒謊是有原因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孩子撒謊的原因以及家長應該如何對待。

孩子撒謊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滿足虛榮心:有些孩子有意編造謊話,掩蓋自認為不體面的事實,或脫離實際地夸耀自己的能力或優勢,以獲得別人的羨慕,滿足虛榮心。

2、實施報復:有些孩子受了同伴的欺負,又缺少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實施報復,而謊報情由,希望通過謊言傳遞給有力量的長輩,達到懲罰其同伴的目的。

3、表現欲萌動:嬰兒在成人的愛撫和逗引下,表現欲和表現能力便萌生、發展起來。到了幼兒期,孩子的表現欲越發強烈。當孩子學會一首新歌,畫了一張自己滿意的畫,會搭一種新的積木樣式或會做一種新的游戲,就會高興地向父母顯示。表現欲能增強寶寶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感,同時調動寶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孩子在強烈的表現欲驅使下,會不自覺地說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大話”,這些“大話”往往被父母理解為說謊。

如何對待孩子撒謊:

1、確認孩子是否在說謊:當家長懷疑自己的孩子說謊時,應該首先進行仔細的調查、了解,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說謊,因為有的時候父母的判斷不一定是正確的,如果沒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魯莽行事,可能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

2、多聆聽并與孩子溝通:當孩子預期事情會有負面后果而說謊時,父母應了解孩子的需要,訂立更實際的規則;假如是孩子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說謊了。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跟父母的接觸機會少,所以用說謊的方法去爭取父母的關注。換句話說,父母平日應加強與孩子溝通互動,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與注意。

3、要幫助孩子區分現實和想象:孩子說謊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齡小、想象力、創造力豐富的孩子更易進行想象型撒謊。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訴孩子什么是發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讓孩子逐漸把現實和想象區分開來,并告訴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想象,如,用“我想……”、“我希望……”等等。當孩子無意的撒謊給別人帶來傷害時,一定要讓孩子了解和認識自己這種行為產生的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