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孩子腸胃問題的高發期,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腸胃能好一點。輔食添加是這個時期的一個關鍵問題,有的家長總想著早一點給孩子添加輔食,三個月不到就開始給寶寶喝米湯或者吃米糊,認為早一點添加輔食孩子就會營養更豐富,越吃越壯。但實際上,過早添加輔食對孩子是有害處的,這是因為小寶寶胃腸道發育還不成熟。

4個月前給孩子吃輔食,屬于過早添加,會給寶寶的消化系統帶來負擔,增加消化不良、食物過敏的風險。因此,建議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是孩子出生后4~6個月。至于具體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寶寶有所不同,你可以觀察寶寶傳遞給你的“開飯”信號。

信號一:寶寶對成人的食物表現出興趣。成人吃飯的時候寶寶有“很想吃”的表情。信號二:脖子能夠靈活轉動;信號三:寶寶吃飽后能用轉動頭部、閉嘴、推開食物表示“不要”。

對于寶寶來說,低脂少油并不一定適合他們。我們大人認為的低脂少油是個健康的養生方式,但這并不一定適合寶寶,因為寶寶對脂肪的需求遠遠高于成人。你知道嗎?母乳的熱量40%到50%是由脂肪提供!脂肪是人體最大的能量儲備庫,其提供能量的能力比糖類和蛋白質兩倍還多。對于高速成長的寶寶來說,大量的能量必須是脂肪來提供。

因此,如果你把你清淡少油的飲食習慣帶給寶寶,則不利于寶寶的成長發育。若脂肪攝入不足,容易引起便秘等不適。所以適量的油脂類的輔食添加,是很有必要的。

輔食添加,要循序漸進。輔食的添加,要循序漸進,每次最好只給孩子添加一種食物,給寶寶的腸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如果同時添加幾種食物,若寶寶對食物不耐受,出現消化不良、腹瀉、過敏等問題,就不好判斷是哪種食物引起的。若是一樣一樣地添加輔食,就能知道是對哪一種食物是“罪魁禍首”。可以暫停添加這類食物,避免寶寶再次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