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列寧格勒火車站東方IC 資料圖

對于中國人來說,最知名的兩座俄羅斯城市大概就是首都莫斯科和舊稱列寧格勒的“北方首都”圣彼得堡了。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作為俄羅斯眾多城市中的兩個幸運兒,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很多方面都極為相似,兩地的火車站可以說是最為極端的例子了。在俄羅斯,火車站常以目的地而不是出發地命名。因此,從莫斯科駛向圣彼得堡的火車都從位于莫斯科的列寧格勒火車站出發,到達位于圣彼得堡的莫斯科火車站。這兩座火車站不僅造型極為相似,就連標牌字體都一模一樣。兩座火車站內都立著彼得大帝的雕塑,站內咖啡館、商店的大小、面積也是分毫不差。兩座城市的地鐵中都有馬雅可夫斯基站、少先隊站、勝利公園站等等。在俄羅斯著名喜劇電影《命運的捉弄》中,本想前往莫斯科的主人公坐錯了飛機,飛到了列寧格勒。無巧不成書,在這里也有著一個和他本來要去的地址完全相同的地點,因此鬧出許多笑話。

當然,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俄羅斯面向歐洲的窗口,圣彼得堡的建筑結合了俄羅斯傳統的建筑風格和西歐、北歐的風情。相比之下,莫斯科的城市建設更突出“宏大”這一主題,氣派的蘇式建筑和摩登的現代化大樓鱗次櫛比,共同構筑起城市的天際線。斯大林時期,有感于莫斯科和紐約、倫敦等城市高樓大廈數量的差距,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興建一批摩天大樓。這群以莫斯科大學主樓為首的建筑群被稱為“斯大林七姐妹”。近些年來,俄羅斯政府又下力氣在莫斯科城市西部興建了一個城中城——莫斯科城。 兩座城市的差別也體現在方言方面,在莫斯科本地方言中有一些來源于法語的表達,但這些表達在圣彼得堡方言中并不常見。

莫斯科。

在歷史上,這兩座城市間對于“真正的俄羅斯首都”這一稱號的爭奪由來已久。在上個世紀初,俄羅斯社會輿論的重點是“西歐派”和“斯拉夫派”之爭。斯拉夫派擁護君主專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西方派則主張走西方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道路,全盤西化。十月革命后,輿論重點轉為“西方派”和“東方派”之爭。“東方派”部分繼承了斯拉夫派在文化、思想等領域的主張,要求繼承發揚斯拉夫民族的傳統文化,走出一條獨特的發展道路。“西方派”則堅持要在思想文化領域學習西方,宣揚民主進步。而在二戰前后,俄羅斯社會討論的重點變成了以圣彼得堡(當時叫列寧格勒)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派”和以莫斯科為代表的“平民大眾派”之間的分化。“知識分子派”和“平民大眾派”之間的爭論比起前兩次的國體、文化之爭要柔和得多,爭論的重點主要在于民族情感、生活方式等。通常,“平民大眾派”是與狹隘的民族主義和大國沙文主義緊密聯系的。俄羅斯普通老百姓陶醉于二戰勝利的喜悅之中,近乎盲目地追隨執政者。“知識分子派”則更為冷靜,敢于對蘇聯政府作出批評。即使到了今天,俄羅斯民眾依然對此話題津津樂道,爭論著誰才是俄羅斯精神和斯拉夫文化的真正繼承者。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今天的莫斯科已經將它的北方伙伴遠遠甩在了身后,一些數據更能直觀反映出這一差距:2016年的俄羅斯機場旅客吞吐量排行榜中,圣彼得堡的普爾科爾機場名列第四,莫斯科的三大機場包攬前三。莫斯科高校的數量也是圣彼得堡的兩倍有余。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現在的巨大差距呢?

作為歐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有著870年的歷史,生活著1200萬居民——這還沒有算上那些來自中亞地區的數量龐大的“黑工”。莫斯科坐落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中心,沿著莫斯科河布局,距離黑海、波羅的海和白海的距離幾乎都一樣遠,城內有河流和運河通向鄰近的海洋,并且有著發達的鐵路。城市布局呈現典型的環狀輻射型特點,一環套一環。在城市的中央坐落著紅場和克里姆林宮。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市內街道嚴格按照規劃而建,整座城市呈一個直角三角形。盡管只有300多年的歷史,這座芬蘭灣畔的城市卻見證了沙俄統治的最頂峰。

圣彼得堡。

十月革命前,圣彼得堡長期作為沙俄的政治、文化中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彼得大帝統治時期,他對莫斯科的商業和手工業從業者征收高額賦稅,莫斯科的流入人口逐漸減少,國家建設的中心轉移到圣彼得堡身上。在18世紀,圣彼得堡已經成為俄羅斯重要的商業中心和政治中心。19世紀上半葉,圣彼得堡的流入人口首次超越莫斯科。19世紀中期,圣彼得堡的人口達到50萬,與此同時莫斯科人口為40多萬,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第一大城市。這一時期,在圣彼得堡港口進行的對外貿易占到了俄羅斯對外貿易總量的40%。圣彼得堡成為了匯聚先進技術和先進社會思潮的中心。

十月革命后,莫斯科成為了蘇聯和俄羅斯的首都,并長期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心,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十月革命之后莫斯科的人口迅速增長,并于蘇俄內戰前超過200萬。內戰后莫斯科人口急劇減少,但在蘇聯政府振興工業政策的刺激下再度迎來人口增長,于1926年再度超過200萬。五年計劃的實行促進了莫斯科工業的發展,興建了一批工廠,工業的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需要更多的工人,莫斯科人口迅速增長并于1939年達到460萬。二戰后,莫斯科工業的振興吸引了更多的人口,面對急劇膨脹的人口,在上世紀80年代莫斯科政府將每年外來人口的增長數量限制為10萬。莫斯科的建設成就同樣令人矚目:二戰前莫斯科就擁有500多個大中型企業,并出現了新的工業部門,例如汽車制造、航天工業等。在莫斯科周邊形成了以七座電氣火車站組成的交通網。1924年在莫斯科出現了公交車,1933年出現了有軌電車,1935年出現了地鐵,這些成就都遙遙領先于其他俄羅斯城市。

莫斯科甩下圣彼得堡的原因有很多,政治傾斜無疑是最主要的因素。“雙首都”的建立、發展和衰落與國家的建設理念的變化息息相關。出于政治角度的考量,作為首都,莫斯科的建設享有優先權,這在城市建設方面可見一斑。對于我國的大城市居民們來說,地鐵通往機場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這在俄羅斯卻是一項為首都所獨享的特權。此外,在中國的幫助下,俄羅斯計劃打造國內第一條高鐵線,但這一工程也與圣彼得堡無關——這條高鐵線將將連通莫斯科和喀山,而喀山、索契等俄羅斯城市中的后起之秀正在向圣彼得堡“第二首都”的地位發起有力的挑戰。在公共財政方面,俄羅斯政府每年都會單獨撥出一定的財政預算用來維持莫斯科的首都職能。聯邦政府將一部分職能讓渡給莫斯科市政府,使其擁有了超出一般地方政府的權力,例如負責首都的交通建設、實行環保項目等等。并且,莫斯科早在1971年就成立了城市發展規劃部門,圣彼得堡則缺乏清晰的發展規劃。

巨大的財力差距加大了這一差距。莫斯科的公共財政預算是圣彼得堡的三倍以上。 2017年,圣彼得堡的財政預算創下歷史新高,全年財政支出預算達到4839億盧布。而莫斯科2017年前五個月的財政支出預算就達到了8704億盧布。這一差距使得圣彼得堡不得不集中精力于那些納稅多的本土企業上,比如俄羅斯天然氣總公司和啤酒廠商波羅的海啤酒。對這些企業利潤征收的稅收占到了圣彼得堡市財政預算的25.4%。這種畸形的公共財政結構讓圣彼得堡的財政赤字逐年擴大,埋下不小的隱患。莫斯科在金融領域的優勢也十分明顯,從居民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感受到:莫斯科的居民越來越習慣于信用卡支付,但在圣彼得堡現金支付仍然是最普遍的支付方式。很多小店甚至不支持信用卡付款。雪上加霜的是,圣彼得堡近年來還陷入了國際緊張局勢的泥淖中,屢屢成為恐怖分子的襲擊目標。盡管圣彼得堡的犯罪率要小于莫斯科,但頻發的恐怖襲擊事件還是為這座城市的投資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讓外國投資者們望而卻步。

筆者于去年底和今年年初兩度從莫斯科前往圣彼得堡,對于兩座城市有了更為深入細微的感受。從旅游資源而言,圣彼得堡的旅游資源要比莫斯科豐富得多。早在1990年,圣彼得堡歷史中心及其相關古跡群就被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各式各樣的宮殿和教堂散布于主城區和鄰近的區縣,構成了圣彼得堡旅游資源的主體。與大多數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城市不同,憑借著靠海和高緯度的地理優勢,圣彼得堡的自然旅游資源也為人稱道。當芬蘭灣醉人的水汽撲面而來,游客們無不為圣彼得堡的獨特風韻所傾倒。相比于圣彼得堡,莫斯科的旅游景點要遜色一些,而且多集中分布在紅場和克里姆林宮周圍。

但圣彼得堡的交通卻是個不小的麻煩。前往位于郊區的景點時2、30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耗費2、3個小時。圣彼得堡的旅游景點大都不支持網上購票,一些支持網上購票的景點也不會給予網上購票的旅客任何便利。莫斯科的公共交通要發達得多,游客們可以輕松搭乘地鐵前往位于郊區的察里津諾莊園、科洛緬莊園等景點,省時省力。此外,莫斯科的一些地鐵站已經開通了支付寶購買車票的服務。俄羅斯交通部表態希望在今年將這一服務推廣至所有的地鐵站。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的很多景點都可以網上購票,或者在入口處自助購票,十分方便。

近些年,莫斯科新建了許多劇院。眾所周知,俄羅斯居民有著悠久的觀劇傳統,一座城市內劇院的數量和經營狀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這座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但在圣彼得堡許多劇院都因為種種原因而關門停業,只剩下幾家最老牌的劇院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全年營業。即使是這些仍在苦苦支撐中的劇院,經營狀況仍然不甚理想。由于缺乏資金投入,大多數劇院只能反復上演《天鵝湖》、《胡桃夾子》等傳統劇目,鮮見創新。

感受一座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當地居民交流。相比于外省的居民,莫斯科市民對人更為冷淡,喜歡在談話中制造距離感。圣彼得堡的居民就要熱情多了,存衣處的大媽會熱情地為您穿上外套,路上的年輕人會友好地和您打招呼。如果您在博物館里不知道參觀路線,那么工作人員一定會耐心地為您指路。

作為俄羅斯最具影響力的兩座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交相輝映,共同見證了這個國家的興衰榮辱。盡管圣彼得堡目前在現代化程度上處在下風,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仍將繼續吸引世界的目光。

莫斯科、圣彼得堡雙城記:誰是斯拉夫文化的真正繼承者?

成都中醫大二附院一代試管費用30000-50000元,包括從檢查到移植的全部費用,其中前期檢查5000元(男女雙方),促排卵子5000-10000元,人工授精和胚胎培養5000-8000元,養囊2000元,胚胎移植5000-10000元,胚胎冷凍費用2000元。因為患者情況不同,在實際就醫過程中費用可能會有一定差異。

成都中醫大二附院試管嬰兒費用

成都中醫大二附院生殖中心于80年代開始開展生殖醫學工作,2006年開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中心每年接診不孕不育患者44000,試管嬰兒治療周期1500余個。試管嬰兒妊娠率穩定在50-65%,凍融胚胎復蘇成功率穩定在98%以上,在這里做一例試管嬰兒費用3-8萬元。

成都中醫大二附院試管成功率高

成都中醫大二附院現在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其中一代試管嬰兒費用3-5萬元,二代試管嬰兒費用4-8萬元,為了方便大家了解成都中醫大二附院試管收費情況,特整理了患者分享的真實試管流程及花費情況如下:

1、前期檢查5000元

2月25日,掛好號之后,建病歷,分診等著叫號,掛號費50,老公也掛了號50,做hcg檢查,做B超,做了TCT檢查,拿結果給大夫看,花了200元;

2月27日,男方取精子質量和激素六項結果給大夫看,大夫給開了一堆調節精子質量的藥,開了一個一個月后化驗精子的單子;

2月28日,男方掛號花了80又開了一個化驗精子的單子;

2月30日,精液上游取精子樣本花了30元,隨后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又花了一些錢;

3月2日,精子質量檢查的結果掛號給大夫看,同時開了一堆提高精子質量的藥。

2、進周促排8000元

3月12日,月經第二天,先去初診的隊憑B超單預約掛號,然后掛號處掛號,然后分診;

3月18日,給開了打尿促的針,申麗寶4天的量,一天兩支,當天是在醫院打的;

3月25日,做B超,卵泡左右都是4-5個卵泡,做檢查花了200元;

3、取卵加胚胎培養10000元

3月29日,抽完血打完針,去辦理入院手續,交了13000;

4月5日:下午三點出發,四點半到醫院取了號,交了5000塊錢到就診卡里。

4月8日,取卵手術,8點半開始做的,十多分鐘就出來了,被通知取出4個卵,男方精子質量不好,需要做試管二代(二代比一代費高一些),15號返院做移植手術。

4、移植8000元

4月11日,四個卵最后就配成了一個鮮胚,所以只能移植一個鮮胚,沒有多余的儲備。

同城試管嬰兒醫院費用導航

截止目前,四川省準入開展試管嬰兒的醫院有13家,其中三代試管嬰兒醫院2家,為幫助更多人選擇合適的醫院,了解相應生殖中心的試管嬰兒費用、成功率、流程等信息,特整理2022年四川試管嬰兒醫院大全(順序先后按照準入時間排序)以供參考。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成都中醫大二附院成都市婦幼保健院綿陽市中心醫院華西二院成都錦江婦幼四川省人民醫院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宜賓二醫院成都西囡醫院自貢婦幼保健院攀枝花婦幼保健院川北醫學院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