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小兒感冒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內邪與外邪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內邪是指肺部的火熱之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上火”;外邪則是指外感風寒之邪,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受涼”。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部的火熱之邪可以通過毛竅散發出去。然而,一旦小兒感受風寒之邪,毛竅就會因寒邪而閉塞,肺部熱邪就不能散發出來,這樣就越積越重,最終形成了感冒最常見的類型——寒包熱證,即外寒內熱。

在整個感冒的發生過程中,“上火”(肺熱)起著根本和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預防小兒感冒必須從清除肺熱入手。

小兒肺熱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首先,小兒會出現眼屎,早晨起床時,睫毛被眼分泌物黏著,孩子不容易睜開眼。其次,小兒口臭,靠近孩子的面部,就能明顯聞到。咽部也會出現干痛,扁桃體紅腫??诖桨l紅,像涂了口紅一樣,紅艷艷的。舌苔也會變得紅,舌尖顏色明顯比舌體要紅,甚至有許多鮮艷的紅點。有些兒童還可能會出現舌尖或舌體的潰瘍。此外,小兒的大便會出現干硬、大便臭的情況,大便干硬難下,憋得小臉通紅、眼中帶淚,兩天一次大便或數日一次,有的干結如羊屎,呈圓球狀,這些小兒的大便都有特別濃的臭味。

如果上述七種情況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都提示著兒童體內的火熱已經形成。如果不及時清熱瀉火,感冒隨時都可以發生。

那么,如何清除肺熱呢?首先,小兒應當注意飲食,多飲水。水可以制火,多飲水,多小便,促進火熱之邪的排出。飲食要清淡、適量、易消化。不然容易造成食積,食積易化火,加重體內的熱邪。嚴禁食用助火的食物或者藥物,如羊肉、狗肉、海膽、榴蓮、膨化食品、燒烤、辛辣、人參、海參等,食用這些食物,如同火上澆油,使內火越燃越旺。

其次,可以選用一些中成藥,如清熱解毒口服液、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王氏保赤丸、七珍丹,還可以選用防風通圣丸或黃連上清丸。

此外,小兒還可以服用一些涼茶,因為涼茶中多含有金銀花、苦丁茶等清熱解毒的中藥。

另外,小兒還可以采用一些清熱解毒、通便作用的小驗方,如麥冬、生地、玄參各30g,羅漢果1個,加冰糖2小塊,煎水500毫升,代茶飲,每天一劑。該藥既能清熱,又能通便,口感又好,味甜不苦,十分適合兒童預防感冒服用。

總之,只要小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大便的情況、舌質舌苔的變化、口唇的顏色、口氣的變化等,及時發現孩子是否上火(內熱的形成),并能及時地采用對策,清除體內火邪,就能有效地預防兒童感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