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治療小兒抽動癥患病
案例:13歲抽動癥患兒如何治療
網友:這位13歲的患兒,抽動表現為頻繁的皺眉、聳肩、扭頸、縮背等,并且伴隨喉嚨嘶鳴和不正常的語言表達。
解析:抽動癥是一種常見的行為障礙,表現為面部、四肢、軀干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動,以及伴隨著異常的發聲和語言。這種疾病通常在兒童時期發病,最常見于2-12歲之間,男性和女性患病人數相當。抽動癥的癥狀包括擠眉眨眼、皺鼻、扭頸搖頭、聳肩縮背、喉中發出嘶鳴或干咳等異常聲音。此外,一些患兒還會出現說臟話、罵人等行為。多數患兒會伴隨著多動癥,表現為記憶力減退、計算能力差、反應遲鈍、性格急躁等。
治療方法:治療抽動癥可以分為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兩大類。西醫治療主要使用藥物,如氟哌啶醇、匹莫齊特、泰必利、可樂定、肌苷等,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心理治療包括行為療法、支持性心理咨詢、家庭治療等。中醫治療則主要采用針灸、中藥貼敷等方法,具有效果顯著、作用持久、無副作用等優勢。此外,患兒家長和老師應該理解疾病的本質和特征,減少焦慮和擔心,正確教育和幫助患兒。合理安排病兒日常的作息時間和活動內容,避免過度和緊張疲勞,可開展韻律性體育活動來鍛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