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會上,一家奶粉企業被曝光篡改了產品的保質期,這家企業就是澳妙可奶粉。這一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澳妙可奶粉的生產商對于這一事件給出的解釋卻是:日期篡改是打印錯誤導致的。這樣的解釋讓人不禁疑問:是否還有人會對這樣的錯誤行為表示理解?面對這樣的質疑,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是打印錯誤,對于安全性要求極高的乳制品行業來說,可能性幾乎為零。他們指出,乳制品尤其是嬰幼兒奶粉領域對產品要求極為嚴格,生產日期是出廠前必須要檢查的,也是每位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即使出現打印錯誤,也不可能通過出廠測試。實際上,早在5天前,澳大利亞生產商OZ Dairy就回應稱,他們只是生產環節貼錯了日期標簽,這是一個無心之失。他們已經召回了上述2萬罐嬰兒配方奶粉,并計劃將日期準確的嬰兒配方奶粉重新發往中國。然而,業內人士對OZ Dairy的解釋表示質疑,認為他們對于這個事件的處理不符合常理。

乳業特別是嬰幼兒奶粉領域對產品要求極為嚴格,生產日期是出廠前必須要檢查的,也是每位消費者重點關注的。即使是出現打印錯誤也不可能通過出廠測試。對此,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王丁棉也表示,一罐奶粉的生產過程要經過層層審查和檢測,如果連生產日期這么重要的一個指標都能搞錯,足以看出OZ Dairy的管理水平和素質的低下。總之,對于篡改產品保質期的事件,生產商和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是極不嚴肅的行為。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需要更加關注產品的質量和安全,以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