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牛奶 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高于人乳,主要成分是酪蛋白,因此凝塊較大,不易于消化。脂肪含量與人乳相近,但亞油酸含量較低,揮發性脂肪酸較多,脂肪球較大,對胃腸道有刺激,因此也較難消化吸收。其乳糖含量較母乳低,無機鹽含量偏高,且鈣、磷比值不適宜,不利于鈣的吸收。新生兒低鈣血癥、驚厥癥多發生在人工喂養的嬰兒。用牛奶喂養3~4個月內的嬰兒,需加稀釋牛奶(降低蛋白質、無機鹽的含量),并增加5%~8%的糖類,使稀釋奶的熱能與人乳相近。

牛奶的需要量,應以吃飽為原則。嬰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牛奶100~120毫升,以滿足蛋白質需求。例如,3個月的正常嬰兒,體重5千克,每日應供給牛奶500~600毫升。

水的需要量,每日每千克體重約需150毫升,除大部分由牛奶供給外,還需額外加水補充。牛奶中蛋白質及無機鹽含量較高,對4~5個月內的嬰兒,應將一定量的水加入牛奶中,制成稀釋奶喂嬰兒,以減輕嬰兒腎臟負荷。如月齡3個月、體重5千克的嬰兒,每日需供給水750毫升,除已供給牛奶500毫升外,還需補給水250毫升,制成稀釋奶750毫升。

糖類的需要量,目的在于滿足嬰兒需要的熱能。1歲以內的嬰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熱能約460千焦(110千卡)。除牛奶所供熱能外,還需在稀釋奶中補加5%~8%的糖類。

配方奶的滅菌與奶具的消毒 在給嬰兒配制牛奶前,成人需洗凈雙手,戴上口罩,然后將嬰兒每日所需的牛奶、稀釋液(水或5%米湯)及糖類稱量于清潔、有蓋的鍋內,進行加熱,同時不斷攪動。沸騰后繼續用文火煮10~15分鐘,離火,加蓋放置,待稍冷卻,分裝于已消毒的清潔的奶瓶內,并套上奶嘴。每日用過的奶瓶、奶嘴用清潔溫水洗凈,放在鍋內,加冷水浸沒奶瓶,加蓋煮沸3~5分鐘后備用。注意:勿使冷水接觸奶嘴。

喂奶的方法 人工喂養嬰兒的喂奶次數與方法,基本與母乳喂養相同。但應注意白天兩次喂奶之間要加溫開水或5%糖水。每次喂奶、喂水前可將奶瓶內的奶或水滴在成人手背上,感到與自己的體溫相近即可,不要過冷或過燙。喂奶時要使奶液完全充滿奶嘴,盡可能不使空氣吸入嬰兒胃內,以免引起吐奶。每次喂奶在10~20分鐘內完成,若吃得太快或太慢,應檢查奶嘴孔徑是否合適,過小的可用燒灼針頭使之擴大;太大時應更換奶嘴。

鮮羊奶 羊奶的營養成分及熱能與牛奶大致相同,但乳蛋白的含量比牛奶高,在胃中凝塊較細,羊奶脂肪球較小,因此比牛奶更易消化和吸收。用鮮羊奶配制混合奶及喂奶方法與鮮牛奶相同。

全脂奶粉 用于喂養嬰兒時,可先加水配成鮮牛奶的濃度,再按鮮牛奶調制配方奶的方法配制。全脂奶粉加水調制鮮牛奶,若按容量比例,1份奶粉加水4份(即1湯匙奶粉加水4湯匙)。

米、面糊及其他 1. 米、面糊是以大米、面粉為主要原料制成,其主要營養素為糖類,蛋白質含量低,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不能作為嬰兒代乳品,僅能作為母乳或牛、羊奶喂養嬰兒代粥的輔食。但若能在米、面糊中加入雞蛋或魚蛋白粉,提高蛋白質及其他必需營養素的含量,則可作為代乳品。 2. 魚蛋白粉。用雜魚或小魚去頭、鱗及內臟后,壓干、打碎制成魚粉,并加入少量骨粉。其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等。將魚粉調入米湯喂食,或將魚粉調入米糊中代替部分奶類。 3. 雞蛋大米粉代乳品。配方為大米、鮮雞蛋、食鹽、碳酸鈣片。

注意:煉乳、麥乳精等都是以糖為主的飲料,不宜作為嬰兒的代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