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與媽媽關系緊張,與奶奶更親近,因何在?
不知何時起,許多媽媽發現自己特別依戀自己的孩子,視而不見媽媽的存在。有時,媽媽想要和孩子親近,但孩子卻表現出了拒絕的態度。為什么在3歲后的孩子開始不再親近媽媽呢?孩子更親近奶奶而不是媽媽,這是怎么回事?作為媽媽,應該如何與孩子相處?為什么孩子不親近媽媽,我們知道,孩子在出生后會有一個“認生”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不會隨便要求別人碰觸他。過了認生期,他們對身邊的人抵觸意識降低一些了,但是此時他們心目中也只有一個人讓他們最惦記,那就是他們玩耍過程中最依賴的人。
盡管孩子吃奶的時候和母親“捆綁”在一起,這個時候孩子和媽媽最親,但是一旦給孩子斷奶后,媽媽的身體接觸就會減少,孩子開始尋找自己最信任和堅實的依靠。如果斷奶后,孩子每晚都由奶奶哄睡和陪睡,那孩子每晚睡覺的時候都會需要奶奶陪在身邊,他也會習慣性地更親近奶奶。因為不僅成人恐懼黑夜,小寶寶也會恐懼黑夜,在夜里他們感到無助的時候,如果有人能夠幫寶寶分擔他們對黑暗的恐懼和驚恐,他們就會從心理上信任和依賴這個人。而且,這個人所攜帶的熟悉的味道,也能讓他們更快地安心入眠。
可以說,斷奶后,孩子晚上主動要求和誰睡,他們長大后也會更依賴誰,和誰更親。3歲的寶寶和媽媽不親近怎么辦?建議在上下班前,和寶寶進行簡單的對話,讓寶寶感受到媽媽對他的在乎,也能安撫好寶寶的情緒。有些職場媽媽怕寶寶哭鬧,會選擇偷偷離開,這樣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周末不要冷落了寶寶,媽媽們要有意識地多和寶寶相處,可以帶他一起去逛逛超市,一起選他喜歡的東西,或者一家人去附近的公園或者游樂場玩耍。
寶媽要多和寶寶進行互動,包括游戲的互動,現在有很多親子游戲,媽媽有空可以和寶寶一起做做,當媽媽給寶寶買衣服的時候也要跟他說,寶寶你看媽媽給你買了新衣服,你變得漂亮了!陪孩子一起睡,3歲之前,陪孩子一起睡,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他們安全感。因為他睜開眼睛就能看到熟悉的面孔,得到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注。
媽媽的想法,我比你陪孩子的時間少,外公外婆在帶孩子。但是,我每次回家都給我寶寶帶禮物,小朋友會喜歡給自己買禮物的大人。從外地回家給她過生日,她還不知道為啥關燈唱歌,一切都是新奇的表情,但我知道她知道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媽媽在陪我。我打扮漂亮,小朋友喜歡美女姐姐,我寶寶喜歡和我在一起,我醒來,她會來我床上玩。和我睡覺也很乖。
寶寶2歲半了,她說和不說不,我都能懂她想怎樣。我不哄她,很多時候她跳舞摔了,哭哭的,我問她還跳不跳舞?她頭上一個大包,眼淚還在眼角說,跳。是我和她一起跳。寶寶經常帶出去和別的小孩在一起,別的孩子叫媽媽爸爸的時候,我想她會回想為啥我媽媽不在。我陪她做游戲,擺,畫,敲,排排坐,接水,吹泡泡,各種開腦洞,帶她出去別人玩什么她稀奇,當場有賣就買給她。
最后,你可以多問問幼師,她們是最懂孩子的人。用心去讀她,了解她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陪伴她,讓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