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循序漸進
我家小燁的語言能力非常突出,表達清晰,詞匯豐富,被大家稱贊為小喜鵲!在此,我也總結了孩子的語言學習心得,和家長們一起分享。
Step 1 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給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是開口說話的基礎。所以,小燁出生后,我盡量多跟她說話,聲音柔和,語速慢,發音清晰。盡管這時孩子還聽不懂,只是我的自言自語,但這對她已經起到了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緒中感受到來自媽媽的聲音和愛。
Step 2 提高認知能力 寶寶學習說話的過程,是一個認知的過程,首先是語言與實物對應的認知,同時還是對語言表達方法的認知。小葉出生后,我幾乎成了一個不能說話的母親,不斷地向孩子說明她的目的。例如,在給小葉喝奶瓶的時候,我說:“小葉,這是奶瓶。”然后瓶,長嘴,小葉和嘴對著嘴。這時,小葉緊緊抱著奶瓶喝。喝完牛奶后,用手帕擦嘴,說:“小葉,這是手帕。”花手帕,四面八方,每天都戴在我身上……在簡單有趣的兒歌中,慢慢地讓她指定語言和事物。另外,我在說話中也伴隨著動作示范。例如,媽媽給小葉穿衣服,來,抬手,穿袖子,抬屁股,媽媽換尿布……慢慢地,小葉明白媽媽在做什么,有意識地和我合作,把語言和動作緊密地聯系起來。
Step 3 加強引導,讓寶寶早日開口 寶寶第一次開口說話,是從認知到表達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時就要正確地引導她,創造更多的開口的機會,讓她產生說話的欲望和興趣。在教小燁開口說話時,我會用手指著某個她已經認識的物品問:“這是什么?”起初她還沒有發音,所以我反復模范讀物品的名字,讓孩子聽清楚的發音,看正確的口型,鼓勵她說話。有時候,我給小葉讀了一首簡單的兒歌。娃娃,甜嘴,叫爸爸,叫媽媽,叫奶奶笑。多次讀小葉后,我故意只讀前面的字,留下最后的字,等小葉來接我。在這樣的語言刺激之下,小燁很快便會背熟兒歌,幫我接上最后一個字,經歷了從認到說的過程。
Step 4 多看、多聽、多練,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書本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平時,我注意訓練小燁多看、多聽,陪著她一起看書、給她念兒歌、講故事,同時盡量用輕松的、游戲似的語言在充滿愛的氣氛中采用“有問有答式”的方法來逐步地引導寶寶。例如,指著書里的小貓說:“這是什么?”小葉回答說:“貓貓。”然后我會繼續問:“小貓怎么叫?”小燁便像模像樣地模仿道:“喵……”這時可以繼續問:“小貓最愛吃什么?小貓有那些顏色嗎?”在一問一答中啟發孩子說話的欲望,鼓勵孩子把話說清楚、說完整,隨時糾正她在發音等方面的錯誤。慢慢地,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寶寶也越來越想說、越來越愿意說了!
其實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只要媽媽們有足夠的耐心,抓住要領,找對方法,寶寶的語言能力肯定會很快提高。作者:魏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