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男童患濕疹,中藥洗浴后全身潰爛

盲目給寶寶濫用中藥洗浴,可能會導致寶寶全身過敏,甚至侵犯肝腎,誘發免疫性疾病。專家建議,幼兒洗浴要選藥性溫和的中藥材,使用前應咨詢醫生。

最近,央視3?15晚會曝光全國連鎖經營的“田婆婆洗灸堂”使用“三無產品”中藥水為嬰幼兒進行洗浴治療,造成西昌一男孩全身膿包潰爛、發展為嚴重銀屑病的新聞。報道播出后不少父母嘩然:到底中藥水能不能用在孩子身上?

從廣州多家醫院皮膚科、中醫科了解得知,其實中藥材、中藥水外用,尤其是用于熱敷、洗浴的確是民間老傳統,如艾葉、薄荷、藿香等,都常被用來泡水給寶寶洗澡抹身,但部分常見中藥材又帶有毒性,幼兒應謹慎選用,否則可能侵犯肝腎,引發免疫系統疾病。

幼兒洗浴要選溫和中藥材。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陽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活動包括:吃粽子,賽龍舟,掛蒿草、艾葉洗澡熏房以及喝雄黃酒。中醫認為此時節應該開始驅邪避毒,所以用艾葉或雄黃泡水給孩子洗澡抹身是很常見的民間習俗,即使到了今天也依然有不少家庭在延續。

不能借此事件將中藥外用一棍子打死,即使對于幼兒來說,也不是完全禁用的,有些確實是多年傳承下來,可以幫助孩子強體止癢的“好朋友”,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性質溫和,不會傷人。像藿香、艾葉就可以在兒童感冒時或初夏時節用來泡水洗浴,尤其對于體質偏涼的孩子來說非常適合;而天氣漸漸轉暖,對于體質偏熱的幼兒,可以采用薄荷葉下水洗浴。

因為現在的年輕父母們大多還是聽聞長輩的經驗,購買中藥材泡水給孩子用,所以很可能只了解了皮毛,或沒有針對孩子體質處理,建議最好用中藥材給幼兒洗浴前先咨詢專科醫生,請醫生開具處方,性質不明的中草藥一律應禁用。

至于中藥水洗浴是不是導致或誘發患兒銀屑病的因素,張詩軍教授則認為暫不能確定。但的確有不少中草藥材帶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外用后被大幅吸收入體內,或導致肝腎功能受損,從而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紊亂。

金銀花水寶寶使用也要分體質。臨床觀察發現,有些中草藥的確帶有毒性,用來擦洗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就不應用于新生兒身上。因為幼兒體質柔弱,尤其是從頭洗到腳的藥浴方式,很容易引發全身性過敏癥狀。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皮膚科劉次偉副教授介紹,濕疹本身就屬于過敏性疾病,如果中草藥用得不對,會誘發更為嚴重的過敏癥狀。有些新生兒長濕疹,民間傳說使用金銀花水飲用或洗浴。其實金銀花水雖有一定效果,但不可完全依賴信任。如果中醫辨證是血熱引起的濕疹,可以使用金銀花,擦洗長濕疹部位,但不可全身沐浴,也不可飲用;如果中醫辨證認為幼兒屬于虛寒體質,那么使用金銀花就會適得其反,加重病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張詩軍教授則指出,新生兒皮膚嬌嫩易吸收,且肝腎等器官尚未發育完全,如果中藥水的毒性或致敏性被攝入體內,可能帶來連鎖副反應。張詩軍還向記者介紹了幾種容易購買、常被用于洗浴、易被吸收、藥性強烈的藥材,這些藥材應根據嬰幼兒體質寒熱溫涼謹慎應用,或為保險起見,干脆少用為妙。主要包括:具有清熱止癢作用的蛇床子、地膚子、徐長卿、白芥子、草藥飛揚草、解毒驅邪藥雄黃等,具有小毒。

新聞回顧:中藥洗浴男童全身長膿包。皮膚水嫩的西昌三歲男童周子礴,因為脖子上長了三個濕疹般的小點,被媽媽送去“田婆婆洗灸堂”做洗浴治療。該洗灸堂宣稱,通過中藥泡浴、擦洗,可為新生兒、幼兒有效治療濕疹、感冒、便秘各種常見病以及皮膚病。沒想到四次治療下來,情況越來越糟,周子礴全身長滿膿包并開始潰爛,最后經過四天四夜搶救,他終于脫離生命危險,卻又被告知:已確診為銀屑病。而據央視調查,他的遭遇并非個案,類似“田婆婆洗灸堂”這樣的連鎖店在全國還有400多家。

為此,周子礴的媽媽“潛伏”該洗灸堂打工,發現和自己孩子一樣遭遇的患兒不少,而該中藥膏放置不久就會霉變、洗浴的中藥水也在重復使用,所采買的中藥材料全屬于“三無”產品。經媒體曝光后,日前已在全國引發一場徹查風暴。親子天地熱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