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擔心嬰兒不喝水,但是你知道嗎,最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醒母乳喂養的孩子在半歲以前不用喝水,喝水太多會水中毒!

嬰兒喝水太多可能會致水中毒?

  喝母乳的寶寶6個月內不用喝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解釋是,在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都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在內。因為母乳含有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母乳中87.5%的成分是水,這些水分足以滿足寶寶的需要,所以不需要額外再給寶寶喂水。相反,如果讓母乳喂養的寶寶過多喝水,反而對他們有害。說是美國有一項研究發現:在水喝多的情況下,會給嬰兒腎臟造成壓力,可能引起水中毒,因為血液中的鈉被稀釋了。

  至于奶粉喂養的寶寶,則最好得喝點水。因為喝奶粉的寶寶容易“上火”,從而導致寶寶大便干結,或者小便發黃。所以每頓喂了奶粉后,再給寶寶喂點水,在幫寶寶去火的同時,還能加快腸道的蠕動,讓寶寶大便變得通暢。

  水中毒情況很少會發生

  “孩子跟大人一樣,身體在不停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昨天,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的賀悅主任醫師接受記者采訪時,首先肯定了寶寶的身體對足夠量水分的需要。

  同時,她也認為,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半歲前他們的唯一食物來源就是母乳,確實不需要額外給寶寶喝水。其原因就是,母親會根據身體的需求喝水,而這些水會通過母乳傳輸到寶寶身體中,再加上母乳講究的是按需喂養,所以寶寶

  在喝母乳的同時,已經按照自身的需求從媽媽的體內攝取了足夠的水分。

  只是到了半歲以后,寶寶開始添加輔食,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更多的水分來參與機體的運作,于是也就開始需要額外喝些水。

  對此,杭州市一醫院兒童保健科的朱云霞也很認同。只是朱醫生覺得,還得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適當做些改變。比如,在現在這種比較寒冷的天氣里,很多家里都會開空調,這樣人就會比較干,需要適當給寶寶喂點水。

  奶粉寶寶每公斤體重需水100毫升

  除了母乳喂養之外,現在還有一大部分的寶寶是用奶粉喂養,這些媽媽們也很想知道寶寶在喝奶粉的同時,是否需要額外喝些水。

  朱醫生的觀點是:喝奶粉的寶寶不額外喂水也沒有關系,因為現在的奶粉中都含有母乳的成分。顯然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觀點不同。

  而賀醫生雖然也覺得奶粉喂養的寶寶需要額外喂水,但理由卻不單單因為是奶粉“上火”。

  “多少量的奶粉用多少的開水沖泡都是規定好的,為了保證寶寶從奶粉中攝取足夠量的蛋白質和營養成分,在沖泡奶粉時不能隨便加水稀釋,所以孩子從喝奶粉的過程中攝取的水分都是恒定的,不可能像喝母乳的寶寶一樣按需而改變。”賀醫生說。

  至于奶粉喂養的寶寶需要水分的總量該如何來把握,賀醫生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標準,一般情況下,按照每公斤體重100毫升的量計算,減去沖泡奶粉時喝水的量,就是每天需要額外給寶寶喂水的量。

關于寶寶喝水的五大問題

  1、什么樣的寶寶想喝水?

  嬰幼兒口渴了多不會說,因此全靠母親或其他照管人注意觀察,若寶寶不斷用舌頭舔嘴唇時,或見寶寶口唇發干時,或應換尿布時沒有尿等都提示寶寶需要喝水了。

  2、什么樣的水最健康?

  最好是不帶甜味的白開水。因為寶寶喝帶甜味的水(飲料),時間一長寶寶就不愿吃母乳了,這對寶寶生長發育不利。尤其不要給寶寶喝各種人工配制的飲料,因為這些飲料有人工添加劑多對寶寶胃腸道有刺激,輕則引起不適,妨礙消化,重則引起痙攣。

  3、什么時候該喝水了?

  除出現上述需喝水的表現外。一般在兩次喂奶(喂食)之間,在屋外時間長了、洗澡后、睡醒后、晚上睡覺前等都需要給寶寶喝水,但必需注意在喂奶前不要給他喝水,以免影響喂奶。

  4、一天多少水合適?

  由于影響人體對水需要量的因素較多,如年齡、室溫、濕度、活動度、體溫、奶水或食物中水含量等。一般來講在新生兒期,由于喂母奶的次數多,若奶水充足的話,一天喂l~2次也就足夠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喂水次數和每次喂水量都要增加。但在實際中喝多少水,可隨寶寶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若喂他不愿意喝的話,也就算了。這說明寶寶體內的水分已足夠了。

  正常情況下,3歲內的小兒每次飲水不應超過100毫升,3歲以上可增至150毫升。只要小便正常,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孩子少量多次飲水。出汗時應增加飲水次數,而不是增加每次飲水量。4個月以內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沒有明顯出汗,不必另行飲水,因為喂水會減少吃奶的量,不利于嬰兒營養素的攝入。

  5、什么溫度的水給寶寶喝合適?

  由于嬰幼兒的消化道粘膜相當脆嫩,經受不了過冷或過熱水的刺激。若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就去喂寶寶,則易發生不適甚至痙攣;過熱的水則易發生燙傷。所以夏天以室溫即可,冬天也只需控制在40℃左右為宜。

  經研究,喝燒開后再冷卻至室溫的水最有利于健康。燒開后再冷卻的水,其中的氣體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因而水分子之間的凝聚力增加。這樣的水與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十分接近,與人體細胞有良好的親和性,所以涼開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并透過細胞膜,有利于新陳代謝,增加備注中的血紅蛋白,并能增進機體的免疫功能。經科學家觀察,常飲涼開水的人體內脫氫酶活性高,不易疲勞。

  需要注意的是,涼開水暴露在空氣中后,氣體又會重新進入水中。因此,燒開后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長期貯存以及反復傾倒的涼開水會被細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不要將涼開水反復燒開,否則水中的重金屬濃縮,不利健康。夏天可飲與室溫溫度相同的涼開水,冬天則應飲稍溫的開水,因太冷的水會損傷孩子嬌嫩的消化道黏膜,影響消化能力,引起腹痛、食欲不振等,甚至發展為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