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備孕和試管嬰兒遇上新冠疫苗,打還是不打?
備孕、妊娠、哺乳期女性能否打新冠疫苗?
“你打新冠疫苗了嗎?”
最近好友見面,
這句話已經成了熱門話題。
全民在響應國家號召接種新冠疫苗的同時,正在備孕的小夫妻們遇到了難題:

近階段,我們生殖科門診經常接診有類似問題的備孕夫婦——
準爸媽們不要著急,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普及一波相關知識。
3月29日,國家衛健委權威發布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指南中明確指出:育齡婦女如果沒有接種的禁忌證,孕前是可以接種新冠疫苗的。對于準備自然妊娠的夫婦,若無其它特殊情況,不必因接種新冠疫苗而推遲妊娠計劃。尤其對于具有高暴露職業風險的育齡人群,接種疫苗的潛在益處將超過可能的風險。


北京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質量控制與改進中心專家建議:
目前尚缺乏新冠疫苗對生殖系統、配子、胚胎及母嬰遠期影響的證據。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助孕的夫婦,建議疫苗接種1個月免疫反應穩定后啟動治療。疫苗接種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育齡夫婦,需暫停啟動。
原則上,我們建議接種新冠疫苗第二針后1個月再懷孕。

因此,如果夫婦處于試管嬰兒、人工授精術前檢查階段,尚未進入促排卵階段,夫妻雙方有一方是國家要求的首批重點接種人群,建議配合國家疫情防控要求及時注射新冠疫苗,同時進行術前檢查,打完第2針后1個月再行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治療;如果夫妻雙方均不是首批重點接種人群,夫婦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先接種疫苗或者暫緩接種新冠疫苗先行助孕治療。
如果女方已進入試管嬰兒、人工授精治療周期,如促排卵治療、冷凍胚胎移植內膜準備階段,建議暫緩接種疫苗,完成取卵、受精和胚胎培養,男方即可接種新冠疫苗。女方如果屬于首批重點接種人群,可行胚胎冷凍。接種第2針后1個月再行胚胎移植。如果不屬于重點接種人群,可根據夫婦意愿選擇暫緩接種新冠疫苗先行胚胎移植或者凍存胚胎先接種新冠疫苗。
有些女性注射疫苗后未及時避孕,或者因為在懷孕的早期,還不能檢查出妊娠的情況下接種了新冠疫苗,之后發現懷孕了,特別的緊張,擔心疫苗是否對孩子有影響。
專家建議遇到此類情況的夫婦不必過于緊張,雖然新冠疫苗在開發研制過程中并未把妊娠期女性考慮到實驗人群中去,以目前所得到的數據來看,還尚未發現滅活疫苗會對妊娠期女性及對胎兒造成太大傷害。
建議孕婦到醫院完善早孕期相關檢查,如果胚胎發育良好,建議繼續觀察,孕期按時產檢,做好各項產前優生篩查,加強產前診斷。第2針疫苗孕期暫緩接種。
目前不建議新冠病毒疫苗與其他疫苗(包括HPV疫苗)同時接種。其他疫苗與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間隔應大于14天。
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主要包括滅活疫苗、mRNA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組蛋白疫苗。
國內已經上市的主要是滅活疫苗,它是將培養的新冠病毒滅活純化后制成的疫苗,僅含有病毒的蛋白成分,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抗性,但是不含活病毒,沒有感染風險,這類滅活疫苗主要包括北京生物、北京科興、和武漢生物等公司生產的疫苗。
其次是腺病毒載體疫苗,它是將保護性抗原基因重組到腺病毒基因組中制成的疫苗,如康希諾生物公司生產的疫苗,它只需要接種一劑,但可能存在針對腺病毒本身的免疫反應。
研究顯示,無論是上述那一類疫苗,發生嚴重不良事件的概率都極其罕見,所以接種新冠疫苗對絕大多數人是有效且安全的。
孕婦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
研究顯示,孕期感染新冠肺炎后,發生重癥及死亡的概率分別為非孕期患者的3倍和1.7倍。
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后,會增加子癇前期、流產、早產、胎膜早破和胎兒宮內死亡的發病風險。
備孕、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接種建議
由于孕婦為特殊群體,沒有被納入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臨床試驗,為安全起見,我國“新冠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一版)”將孕婦視為新冠疫苗接種的禁忌人群。
然而,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及疫苗的廣泛應用,我們發現,妊娠期及哺乳期接種疫苗后,機體的抗體應答率與非孕期相似,都能明顯降低接種者的感染風險,且沒有增加流產率,未對胎兒和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目前已不再將妊娠作為接種新冠疫苗的禁忌。
我國關于《備孕、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的專家建議》目前已經發布。對計劃自然受孕的女性而言,可按常規程序接種新冠疫苗,無需因為接種疫苗而延遲受孕;
對于計劃接受人工輔助生育技術助孕的患者,為慎重起見,我們建議您在接種第二針疫苗的2~4周后,機體免疫狀態穩定后,再進行相應的醫學處理;
對于妊娠期女性,若未處于明顯感染風險狀況下,在孕期可暫緩接種;若孕期存在明顯感染風險時,您應聽從醫生的建議,按程序接種滅活新冠疫苗,接種時間在孕早、中、晚期均可;
必須注意的是,當因動物致傷、外傷等原因需緊急接種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免疫球蛋白時,可不考慮與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間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