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F8_備孕經驗分享:因為年齡大了沒時間等,婦科病未治好就開始要寶寶
這是備孕的第三個月了,今天檢查宮內好孕開心,之前一直擔心是宮外孕,因為我今年開始老左邊輸卵管的地方疼或者酸脹,去醫院做b超又完全正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醫生說可能是附件炎,之后吃了盒婦科藥然后上了幾天粗鹽熱敷,但是肚子還是那樣沒改善,然后因為年齡大了就沒時間等就開始要寶寶了。
第1月,因為不懂沒有每天排卵試紙測排卵,當時以為只要不避孕就會懷孕,當月安排了一次,結果沒中,當時以為有問題懷疑是不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去醫院做了激素全套檢查,結果正常,醫生說沒問題,說備孕才一個月而且才安排一次沒有很正常,然后就放心了。
第2月,月經一結束就開始測排卵,白帶拉絲的時候測到強陽,然后就安排了,到了第二天還是強陽然后又安排了,轉弱了又安排,結果還是沒中!感覺不太對勁然后懷疑自己輸卵管堵了,但是剛備孕醫生都不建議做輸卵管造影檢查,說男性精子也可能影響懷孕,然后就帶老公查了精子,還真是精子有問題,精子活力40%,成活率50%,液化1小時,屬于弱精!
第3月,老公還是繼續那些治療。我月經一結束就開始喝芝麻糊,芝麻糊是黑豆跟黑芝麻磨的,對卵子好,然后每天晚上艾葉燒水泡腳,粗鹽熱敷,然后排卵前安排了一次,因為精子超過七天質量就不好了,但是也不能太頻繁了,要不精子也不行。然后到了排卵期白帶開始拉絲試紙強陽了,這個月的強陽特別明顯,之前兩個月都是兩條一樣深,這次的第二條線發黑發紫,可能跟我喝芝麻糊泡腳有關系吧 。
然后強陽了我沒有立馬安排,因為我強陽一般都兩天,我在第二天中午還是強陽估計快要轉弱的時候把老公從班上叫回來,然后老公回來的路上我就跳繩五百下,這樣可以促進卵泡排出還能預防宮外孕,然后老公回來了就安排了一次,安排完了以后就不要跳繩了,別影響精卵結合。
過了七天就開始測懷孕試紙了然而大白板,第八天大白板,第九天測出道灰印,白板,以為是炸胡也沒激動。第十天用驗孕筆有道淡淡的粉印,感覺好像應該是有了,有點小開心,然后買了電子驗孕棒顯示懷孕,跟老公都好開心然后每天都有加深,排卵試紙懷孕真的會強陽都發黑發紫!排卵十二天去醫院官方了,因為去的早hcg才100多孕酮大單位25.3還是比較正常的。
懷孕后癥狀:
排卵同房后沒幾天乳頭疼,以前我從來不會乳頭疼,過了幾天胸開始痛了,我以前來例假前也會胸脹以為沒戲了。然后快到來例假的日子時肚子一陣一陣會跟來月經一樣的疼,一天有那么幾次,跟來月經前的感覺差不多。屁多尿頻一開始都沒有,后來同房后半拉月的時候才有點屁多,但是尿頻偶爾。
然后嗜睡,以前覺很少,現在只要躺床上玩會手機就睡著了,晚上也比以前困的早很多。惡心現在才出現,同房后二十天吧才有點惡心,沒有食欲,但是不嚴重。現在開始肚子有時還會刺痛幾秒鐘,因為自己有盆腔炎一直以為是宮外孕結果今天b超在宮內,終于放心了有盆腔炎的不要怕,不是盆腔炎都不會懷孕的,不過最好還是治療后再懷孕比較好。還有這個不要套癥狀,會影響心情的,每個人不一樣!
好了,就說到這里,有不懂的可以問我,寫的有點亂不要介意,大家好孕。
1
1年前,59歲的盛海琳執意要做試管嬰兒的新聞,曾引起社會廣泛爭議。
大家詫異于,一個如此高齡的老人,為何要冒這樣大的風險去生孩子?生不生得下來且不說,生下來又該怎么養大?
很多人甚至覺得她很自私,做這種決定,對家人、對孩子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不過,爭議歸爭議,人生還是盛海琳自己的,她在60歲那年,成功通過試管嬰兒手術,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
如今11年過去了,她和她的雙胞胎女兒過得還好嗎?現在的她,又是怎樣看待自己當初的決定的呢?
>1>在2009年的那場悲劇到來之前,盛海琳的生活過得十分幸福,事業小有成就,家庭美滿和睦。退休前她曾是合肥一家醫院的院長,丈夫則在高校任職。
當初,為了響應國家晚婚晚育的號召,盛海琳在27歲才與丈夫結婚,直到30歲才生下女兒婷婷。
對于這個女兒,盛海琳實在期盼太久,所以自婷婷出生起,她就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婷婷身上。只要是婷婷喜歡的、想要的東西,她都會盡全力滿足她。
后來,當婷婷愛上彈鋼琴,盛海琳也是二話不說,掏出所有積蓄,為女兒買下一架心儀的鋼琴。
在無限寵愛中長大的婷婷,也沒有因此恃寵而驕,而是出落得亭亭玉立、乖巧懂事。從小品學兼優的她,幾乎從不讓父母操心。
隨著婷婷工作、戀愛,直至結婚,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盛海琳也和丈夫迎來了退休的清閑日子。
本以為退休之后可以安心等著做一名奶奶,日后全心全意幫婷婷帶帶孩子,享享天倫之樂,不料,盛海琳卻在不久后,迎來了人生最沉痛的打擊。
直到今時今日,盛海琳都還清楚地記得,2009年春節之際,女兒在跟女婿回安徽婆家過年前,為了給女兒撐門面,她特地為女兒置辦了價值不菲的水鉆皮靴和皮草大衣。就等女兒回來之后,給她講講婆家的見聞、趣事。
卻沒想到,還沒等到歸期,就等來女兒去世的噩耗。正月初五那天,女兒女婿在老家,因煤氣中毒雙雙殞命。
突聞噩耗,盛海琳痛不欲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沒了女兒,還有幾十年我怎么熬呀,我這后面的生活還有什么意義啊!”
>一直到料理完女兒的后事,盛海琳還是像丟了魂一樣,整天心不在焉,坐著坐著就發起呆,想到女兒又連連落下淚來。
她不敢出入女兒的房間,里面到處都是女兒留下的痕跡,只會讓她觸景生情,更添痛苦;她甚至不敢閉眼睡覺,夢里也會夢見女兒,可那只是美好的幻影。
就連聽到外面傳來孩子們喊“媽媽”的聲音,都能讓她的心痛苦地揪成一團,她再也聽不到女兒喊她媽媽了……
最痛苦的時候,一向只相信科學的盛海琳,也開始求神拜佛,她想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女兒活過來,或者哪怕是見上一面。可惜不能。
看到盛海琳如此痛苦,寺廟的住持也忍不住出言勸導,可她說:“我沒了女兒,我摟不到東西了,我不能整天抱著我女兒的骨灰盒,那是沒有溫度的呀。”
傾訴過后,盛海琳突然萌生了“再要一個孩子”的想法。
>最開始,她并沒有想到自己生,而是打算領養一個。她先是問遍親戚朋友,希望有人可以過繼一個孩子給她,但沒人愿意,大家甚至覺得她異想天開、太過想當然了。
此路不通,她又開始尋找其他的領養路徑。剛好那時離汶川地震過去半年,她便打電話過去問可不可以領養孤兒,可孤兒們都被領走了。
后來,她又在新聞上看到南寧破獲了一起兒童拐賣案,連忙打電話過去,卻被對方告知,被拐賣的孩子是不可以領養的,都要做親子鑒定等親生父母來接的。
一次次的希望破滅,盛海琳的內心被逼到絕境,她忽然想到一個瘋狂的主意:既然領養不成,她就做試管嬰兒,自己生一個!
>2>60歲的程海琳,想做試管嬰兒的決定,激起了身邊所有人的反對。
一來,國內此前還沒有過60歲高齡做試管嬰兒成功的先例;二來,盛海琳早已停經好幾年,她和丈夫也都不年輕了,身體素質大不如前;再者,做試管嬰兒失敗率太高,身體也吃不消。這個決定實在是太冒險了。
并且,當初盛海琳在生女兒婷婷的時候,就遇到過胎盤滯留的情況,這是婦產科中最恐怖的情況之一,只能通過徒手剝離的方式將胎盤從子宮中剝離。
盛海琳作為醫生,加上自己曾有過的生產體驗,她無比清楚自己目前的這個決定,意味著此后會遭遇什么。
也許九死一生,也許賭上這條命也不會成功,但盛海琳別無他法,她必須有一個孩子,才能支撐自己活下去。
>她即刻動身,先是去北京找了一家最好的醫院,但醫生一聽說她的年齡,就覺得風險太大,直接拒絕了她。
之后又輾轉各地,四處尋訪醫院,卻都遭到了拒絕。無奈之下,她又回到安徽,找到當初生產婷婷的醫院,一再承諾出現任何問題都由她自己承擔,中途如果出現任何重大問題都立刻停止,醫院才勉強答應她。
2009年10月13日,經過三個月的身體調養、打針吃藥、恢復經期,盛海琳終于等來了試管嬰兒手術,醫生將三個胚胎放入了她的體內。
>20多天后再去復查,三個胚胎竟存活了兩個,這讓原本做好了最壞打算的盛海琳欣喜不已。
但這才僅僅是第一關,盛海琳還沒高興太久,就迎來了強烈的孕期反應。
高血壓、高尿酸、身體浮腫、大出血、惡心、頭昏、乏力……所有懷孕會經歷的危險和折磨,盛海琳幾乎都經歷了個遍。
但身體上的疼痛再難受,也敵不過她心里的難受,她全部硬生生的忍下來。
直忍到臨床指標發出警報,醫生建議提前生產,怕有大風險。
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剖腹產下一對雙胞胎女兒。這一對體重不足4斤的早產兒,分別取名為智智和慧慧。
>看著襁褓里瘦小的兩個孩子,盛海琳的心里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而丈夫雖然沒說什么,但從臉上的表情看來,也是喜形于色。
當時的他們,都沒預料到,接下來的生活才是更大的挑戰。

60歲的高齡生育,已讓盛海琳苦不堪言,而產后還要帶兩個孩子,更是讓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又是請月嫂、又是請阿姨,還有孩子要吃的進口奶粉、尿不濕……突然劇增的花銷,讓她的退休金很快就見了底。
更別提之前做試管嬰兒的費用,還有兩個孩子因為早產住在保溫箱里的費用,一筆一筆疊加起來,讓盛海琳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恐慌。
早前沒什么經濟壓力時,盛海琳過慣了大手大腳的生活,而兩個孩子的到來,徹底將她打了個措手不及。
事到如今,她不得不認真考慮兩個孩子的將來:她必須在自己還能行動的時候存到一筆錢,供孩子們日后的教育和生活。
>于是,在孩子還沒滿100天時,盛海琳就重返職場,打工賺錢去了。
因為有著從業多年的醫生資歷,盛海琳的工作主要是去全國各地做講座,介紹營養健康知識。
平均每個月,盛海琳要跑20多個城市,馬不停蹄的奔忙、演講。
一年之中,她有200多天都在外面,和孩子總是聚少離多,經常在打視頻電話的時候,看到孩子哭著要媽媽,她也忍不住跟著一起哭。
但沒辦法,她不能停下賺錢的腳步,為了孩子的將來,她只能擦干眼淚繼續在外奔波。
2016年,丈夫突然中風,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部落在盛海琳的肩上。家里多了一個人要照顧,保姆就必須從原來的2個增加到3個,開銷也隨之加大。
而春節時,保姆都要回家過年,盛海琳則不得不留在家里,一個人照顧三個人。
每次感覺實在太難了、撐不住的時候,盛海琳總會偷偷哭上一場。但即便如此,這樣的生活盛海琳也過了近10年。
直到2019年,一次她在外工作時,小女兒慧慧突發肺炎,她趕回家中照顧女兒時,自己也跟著病了一場。
才讓盛海琳意識到,自己這些年里對孩子的陪伴實在是太少,而這種無限度的奔忙,也在無形中加劇了對她身體的消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她仔細算了筆賬,發現這些年里的存款也有差不多七八百萬了,在合肥,這些錢供家里生活、孩子讀書,已不大成問題了。
于是,盛海琳決定慢慢將生活中心轉移到家庭上來,畢竟,家人才是她最在乎、最看重的。
4>
常常有人會問盛海琳:生了小女兒,會不會把大女兒忘了?
盛海琳說,“怎么可能忘記呢?記憶是割舍不斷的。無論是婷婷,還是兩個小女兒,她們對我而言都同樣珍貴,帶給我的喜悅是一樣的。”
>盡管搬過幾次家,但新家里仍然擺放著婷婷的照片。盛海琳每次看到這些照片,依然還是會感到心痛,但隨著小女兒慢慢長大,她也感覺到自己在被治愈,在慢慢走出來。
有時,她還會和兩個小女兒講姐姐的故事,智智、慧慧也會忍不住跟著媽媽一起難過,還主動提出要一起去墓地看望婷婷姐姐。
懂事的姐妹倆,總能給予盛海琳無限的治愈和寬慰,而她們所做的還遠不止如此。
有次盛海琳去學校接女兒放學,被同學看到,便上來問:“這是你媽媽?不是奶奶嗎?怎么這么老?”
盛海琳尷尬得不知道說什么,兩個孩子卻很勇敢和坦然,直接回答說:“這是我媽媽,雖然媽媽年齡大了,但是她很漂亮啊。”
>這種時刻,總讓盛海琳覺得,有了她們姐妹倆,付出再多也都值得。
去年疫情期間,盛海琳還和孩子們度過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段時間。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玩鬧,陪她們一起學習、上課,盛海琳都會從心底發出感嘆:“這是甜蜜的負擔,很累、但也很幸福。”
這些年里,很多失獨母親聽說盛海琳的故事后,都忍不住聯系她,向她詢問經驗。
但她總是一邊鼓勵對方堅強地活下去,一邊卻并不建議對方做和自己相同的選擇。
>因為,她親身經歷過才知道,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生下孩子只會加劇痛苦,最后老人過不好,小孩也養不好,這才是真正的不負責任。
>而她盡管擁有那些必備的條件,卻也在這11年里吃盡了各種苦頭,其中種種心酸,也是有口難言,不足與外人道。
所以,在面對記者采訪,被問到:“你有沒有后悔過?“
盛海琳的回答是:“其實有些后悔了。我當時不知道后面會發生這么多事,如果知道的話,再來一次,我會三思而后行。”
>只可惜,人生沒有早知道,往往只能是作出選擇,然后再去承擔自己的選擇。
>如今,盛海琳為了自己11年前的選擇,付出了她能付出的一切代價;幸而,收獲也頗為豐厚,不僅兩個女兒乖巧懂事,她也如愿攢到了一筆讓孩子衣食無憂的積蓄。
可以說,作為母親,盛海琳為孩子做得其實已經夠多、夠好了。
可做母親的人,心里哪有夠了這一說呢?她們永遠只想為孩子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原本,盛海琳對生死看得很淡,但自從有了兩個小女兒,她突然開始害怕死亡。她成日擔憂著,兩個孩子該怎么長大;也成日期盼著,兩個孩子快快長大。
如果可以,她想一直看著孩子長大成人,看到她們事業和家庭都趨于穩定,看到孫子的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