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檢測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癥前兆
如何早期識別阿爾茨海默病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于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癥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男為3∶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3年) 為輕度癡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情感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匯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10年) 為中度癡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wèi)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癥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情感由淡漠變?yōu)榧痹瓴话玻W邉硬煌#梢娔蚴Ы! 〉谌A段(8~12年) 為重度癡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發(fā)癥。
阿爾茨海默病的診斷標準是?
阿爾茨海默病(AD)又稱老年癡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具有潛伏性發(fā)病和慢性進行性病程,是老年癡呆最常見的類型。主要表現為進行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癥狀,嚴重影響社會、職業(yè)和生活功能。AD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特征性病理改變?yōu)榈矸蹣拥鞍壮练e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伴有膠質細胞增生的神經元丟失。臨床上,發(fā)病緩慢或隱匿,患者及家屬往往不知道何時開始發(fā)病。多見于70歲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平均73歲,女性平均75歲),少數患者在身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刺激后癥狀很快變得明顯。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為3: 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衰退,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1 ~ 3年)為輕度癡呆。其特征是記憶喪失和對最近事件的顯著遺忘。判斷能力下降,患者無法分析、思考和判斷事件,難以處理復雜問題。或家務粗心,無法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會困難;雖然他仍然可以做一些熟悉的日常工作,但他感到困惑,冷漠,偶爾挑釁,經常懷疑新事物。存在時間定向障礙,能對地點和人進行定向,對地理位置難以定向,復雜結構視覺空間能力差;字數少,命名困難。第二階段(2 ~ 10年)為中度癡呆。表現為距離和距離的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覺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受損。處理問題和區(qū)分事物之間的異同有嚴重的損害;不能獨立進行戶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wèi)生、保持個人儀容方面需要幫助;無法計算;有各種神經癥狀,包括失語癥、失用癥和失認癥。從冷漠到急躁,不斷走動,可見尿失禁。第三階段(8 ~ 12年)為重度癡呆。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顧者,記憶力嚴重減退,只有記憶碎片;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沉默、四肢僵硬、正錐束征、握力強、摸索吸吮等。最終昏迷,通常死于感染等并發(fā)癥。
如果早期檢測出有阿爾茨海默癥治療需要花費多少錢?
如果你有老年癡呆癥,你必須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比如馮丹老年癡呆癥診所。這種疾病早期治療和診斷的費用肯定比后期治療和診斷的費用要少,所以一旦被發(fā)現,千萬不要拖延干預時間。
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管性癡呆的鑒別主要是否
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早期癥狀鑒別比較容易,到了晚期時鑒別比較困難,特別有少數患者為老年性癡呆與血管性癡呆二者混合(即混合性癡呆MD),鑒別診斷尤有困難。但是,一般仍然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鑒別:1、發(fā)病過程:AD發(fā)病極慢,為潛隱性;VD雖然多數亦起病緩慢,但可有急性發(fā)病,尤其是卒中發(fā)作時癥狀明顯加重,病程呈波運性、階梯性惡化。 2、早期癥狀:AD早期無明顯自覺癥狀,而VD早期自覺癥狀明顯,如頭痛、眩暈、手足發(fā)麻、記憶力下降、失眠等,且多伴有焦慮或抑郁心境。3、精神癥狀:AD對記憶力下降及智力損傷無認識能力,而VD有自知力存在,知道自己記憶力下降,有的病人為此而焦慮或抑郁。且判斷力、理解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接待及處理事物的禮儀習慣及人格均能較長期保持良好狀態(tài);AD患者一般多有情感淡漠或欣快,而VD早期多為情感脆弱,情緒不穩(wěn)或低落。有的病人由情感脆弱漸發(fā)展為情感遲鈍,或情感失控,出現暴發(fā)性哭笑,少數發(fā)生情感暴發(fā)等或出現幻覺妄想。4、神經系統(tǒng)癥狀及體征:AD早期往往無神經系統(tǒng)局限癥狀及體征,病情進展之后可見肌萎縮、肌陣攣等,較少出現局灶癥狀;VD早期可伴發(fā)偏癱、帕金森氏癥候群、步行障礙、假性球麻痹等,不同的病變部位出現不同的局灶癥狀。5、合并疾患:AD一般無特殊合并的疾患,有的尚有其他器官衰老的表現,如見角膜老年環(huán)、白內障、皮膚老年斑等;而VD則多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癥。6、發(fā)病年齡:AD發(fā)病年齡較晚,一般在60-65歲之后;VD發(fā)病年齡比AD早,多在50-60歲發(fā)病。亦有極少數50歲以下發(fā)病者。7、CT檢查:AD的CT檢查為對稱性腦溝變寬和腦富強擴大。初期可無明顯改變,隨病情進行而顯著;MID的CT檢查可見多發(fā)的中小型低密底區(qū),Binswanger型腦病的CT可見腦室擴大,腦室周圍白質低密度區(qū)。 8、輔助鑒別: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哈金斯金缺血指數評分表,由13項組成,總分相加,AD總分在4分以下,VD總分在7分以上;1983年由Loed等人修訂、改良的局部缺血性評分表,由6項組成,總分相加,AD總分為0-2分,VD總分5-7分(MD為3-4分)。 摘自:治癡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