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女性生育年齡推遲,惡性疾病年輕化問題日益凸顯,女性生育力的保護面臨挑戰。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20年,我國不孕發病率已經從12%升至18%,越來越多生育困難的夫妻,選擇通過輔助生殖技術來獲得后代。重慶北部婦產醫院生殖中心專家丘彥表示,女性不孕不育率攀升有很多影響因素,包括新時代職場壓力帶來的精神和心理影響、生育年齡的推遲、環境的變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過度節食減肥、吸煙飲酒、熬夜)等。

14.png

  眾所周知,25-30歲是最適合婦女懷孕和分娩的年齡段,但一項全國免費孕前檢查數據顯示,有計劃妊娠的孕前檢查夫婦的平均年齡為29歲,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的比例在10%左右。高齡生育可能存在哪些風險?丘彥介紹, 正常婦女25歲每個月懷孕率20%左右,35歲婦女機會則為25歲時的一半,40歲婦女則比35歲再降一半。此外,過晚懷孕,會導致卵子質量下降,胚胎畸形的幾率增高。

  除了高齡因素外,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也面臨著不孕不育的事實,“究其原因,最常見的還是輸卵管問題,占據1/3,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年輕時候流產造成的?!鼻饛┍硎荆灿幸徊糠植辉胁挥膯栴}是男方的原因,在不孕癥門診,常常是女方單獨來評估,把不孕原因歸于自己一人。其實,大約有40%的原因是男女雙方共同造成的。作為醫務人員,丘彥呼吁育齡期婦女適齡生育不要錯過“黃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