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工作中醫生遇到以下情況時,可能會遇到病人家長不同意抽血檢查或穿刺操作,認為這些操作對孩子的健康有損害。實際上,這些誤解源于患者對血液的誤解。

人體血液主要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和血漿組成。血漿中含有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多種酶等化合物。血液承擔的主要功能是攜帶氧氣,運輸營養和代謝廢物,通過免疫反應防御外來物的侵害,修復機體損傷等。血液中的上述細胞成分都是由骨髓產生的,它們有共同的祖先——造血干細胞,在骨髓腔中逐步分化成熟,并且釋放到血液中,各司其職,在防御感染、防止出血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旦外來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或者各種有害的物理化學因素影響,機體會產生一系列保護性防御反應,來盡量消除或減小這些損害。其中一部分就表現在血液學的改變上,比如血細胞數量的增減,凝血因子的減少等。這時通過血液學檢查就能幫助醫生作出正確診斷,指導治療。

此外,血液的免疫學檢查還有助于確定病原微生物。對于腹瀉的病人,抽血查血氣和電解質,以便及時糾正因脫水帶來的水電解質失衡。